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社会服务能力实证研究
许家广
皖江工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摘要: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在提升行业人才技能、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意义重大。对其实证研究社会服务能力,能明确其在资源共享、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成效与不足。通过相关数据收集与分析,揭示平台在服务企业、院校及社会公众中的作用,为优化平台服务、增强其社会服务效能提供依据。
关键词: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社会服务能力;实证研究
引言: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应运而生。其社会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行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创新发展。深入开展实证研究,有助于了解平台实际运行状况,发现潜在问题,进而提升平台服务水平,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概述
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在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团体或者个人运用拥有的生产要素或知识、技能等,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它是一个集汽车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技能实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汽车行业的多种资源,包括硬件设施如先进的汽车检测设备、各类汽车模型与零部件,以及软件资源如汽车技术研发数据、行业标准资料等。其旨在为汽车相关企业、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个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汽车生产制造企业角度看,平台能够协助其进行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技术测试与验证,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对于汽车维修企业,平台可提供技术培训与故障诊断支持,帮助维修人员提升技能水平。
2.社会服务能力实证分析
2.1服务内容与方式
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的服务内容丰富多样。在技术培训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开设了多种课程。对于汽车行业的新手,有基础的汽车原理与构造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拆解组装汽车零部件的操作,让他们对汽车有初步的认识。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提供高级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注重实际案例分析和最新技术的讲解。同时,平台还开展技术研发合作,与汽车企业共同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服务方式较为灵活,既有线下的实体教学、面对面的技术咨询,也有线上的网络课程、远程技术指导等。线下教学可以让学员在实际的实训场地中亲身体验汽车技术操作,而线上服务则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方便更多的人获取平台的服务。
2.2服务效果评估
对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的服务效果评估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通过对接受培训学员的跟踪调查发现,经过平台培训的汽车相关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并且在工作中表现出更高的技术水平。从企业服务方面评估,平台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后,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如某汽车制造企业在平台专家解决了其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问题后,产量提高了20%左右。在技术研发合作方面,共同研发的成果显著,一些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推动了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同时,平台也对自身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服务对象对平台的服务质量、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表示满意,满意度达到80%以上。
2.3服务影响因素
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的服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资金因素,平台的建设、设备的更新维护以及人员的培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资金不足,将会导致设备老化、课程内容无法及时更新,从而影响服务质量。例如,一些先进的汽车检测设备价格昂贵,如果缺乏资金购买,就不能为学员提供最新的检测技术培训。其次是人才因素,平台需要拥有一批既懂汽车技术又擅长教学和服务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汽车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相对匮乏,而且人才流动较为频繁。如果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将会影响平台的技术研发和教学服务水平。再者是市场需求因素,汽车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平台不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就会出现服务与需求脱节的情况。例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如果平台不能及时推出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技术服务,就无法满足企业和个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需求。
3.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策略
3.1资源整合策略
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的资源整合策略至关重要。在硬件资源方面,平台应积极与汽车企业合作,争取企业捐赠或低价转让闲置的设备,同时整合政府的相关扶持资源,如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先进的汽车技术实训设备。例如,可以与一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达成协议,接收其更新换代后的汽车生产线设备,用于教学和实训。在软件资源上,平台要加强与汽车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的合作,获取最新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研究成果等资料。并且,要建立自己的资源共享平台,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向平台的服务对象开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此外,还可以整合人力资源,通过建立专家库,吸引不同领域的汽车技术专家、教育专家加入平台,为平台的技术研发、教学培训等提供智力支持。
3.2服务模式创新
服务模式创新是提升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一方面,平台可以采用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例如,对于汽车企业的员工培训,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岗位需求,设计专门的培训课程和培训计划。另一方面,平台可以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高校提供理论研究成果和人才储备,科研机构提供前沿技术支持,企业提供实践应用场景,平台则作为整合各方资源的枢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平台还可以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线上的课程学习、技术咨询与线下的实践操作、现场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3.3合作机制优化
优化合作机制对于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与企业的合作方面,平台应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例如,与汽车制造企业联合制定汽车装配工的职业技能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并在企业的生产车间建立实训基地,让学员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在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上,平台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合理的成果分配机制,激励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平台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共同推动汽车技术的进步。
结束语: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实证研究为其发展提供了方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和完善合作机制,平台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在汽车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行业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小虎.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社会服务能力实证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02):126-128+133.
[2]陈小虎,张文杰,刘言强.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汽车产教融合平台构建研究与实践——以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省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21):163-165+178.
[3]陈小虎.高职院校汽车技术公共服务实训平台建设模式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9):25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