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建筑理念下安全工程策略优化分析

作者

王一茹 彭子君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摘要:在绿色建筑理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安全工程策略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绿色建筑理念与安全工程的关联,分析当前安全工程策略存在的问题,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提升绿色建筑安全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安全工程策略;优化分析

引言:随着环保意识增强,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绿色建筑不仅注重节能、环保,更需保障安全。当前安全工程策略在绿色建筑应用中存在不足,因此对其进行优化分析,能更好地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求,确保建筑安全与环保目标的实现。

1.绿色建筑理念与安全工程概述

建筑工程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点领域,采用合理的安全管理方式对保护人员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建筑领域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绿色建筑强调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安全工程则是确保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各个阶段,保障人员安全、结构稳定以及防范各类灾害风险的学科。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绿色建筑理念的融入为安全工程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要求。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下,安全工程需要从传统的单纯关注结构安全等方面,拓展到涵盖生态安全、室内环境健康安全等多维度的安全考量。例如,在节能要求下,安全工程要确保新型节能设备与建筑结构和人员使用的安全性相匹配,在节材方面,要保证使用环保材料的同时不降低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能。

2.现有安全工程策略存在的问题

2.1设计阶段的安全隐患

在建筑设计阶段,现有的安全工程策略存在着诸多隐患。从建筑结构设计来看,部分设计师可能过于追求建筑的外观造型新颖奇特,而忽视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些复杂的建筑造型会给结构设计带来很大挑战,可能导致结构受力不合理,存在潜在的坍塌风险。例如在一些大型城市地标建筑的设计中,为了营造独特的视觉效果,采用了超大悬挑结构或不规则形状的建筑体块,若结构计算不准确或设计考虑不周全,在遇到地震、强风等自然灾害时,结构的安全性将受到严重威胁。同时,在防火设计方面,存在设计不符合实际火灾场景的情况。一些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不合理,疏散通道设计不够顺畅,一旦发生火灾,人员难以快速疏散,容易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另外,在电气设计上,对于电气设备的布局和线路铺设,没有充分考虑过载、短路等情况可能引发的火灾风险,电气系统的安全性缺乏足够保障。

2.2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漏洞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安全工程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不少漏洞。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大多为农民工,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且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施工企业往往为了追求工程进度和降低成本,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例如,在高处作业时,不系安全带或者安全带系挂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施工设备管理上,部分施工企业对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够重视,设备老化、带病作业的情况较为常见。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如塔吊、升降机等,如果缺乏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法保证,容易发生机械故障甚至倒塌事故。同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很多施工企业都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大打折扣,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2.3运营维护阶段的安全保障缺陷

运营维护阶段的安全保障对于建筑的长期使用至关重要,但目前也存在缺陷。从建筑结构的维护来看,缺乏定期的结构安全检测和评估机制。很多建筑在建成后,长时间没有对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对于结构可能出现的损伤、老化等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例如一些老旧住宅,由于多年的使用,混凝土结构可能出现裂缝、钢筋锈蚀等问题,但由于没有及时检测和维修,结构的安全性不断下降。在消防设施维护方面,部分建筑的消防设施存在老化、损坏后不能及时修复的情况。如消防水带破裂、灭火器过期未及时更换等问题,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将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此外,在建筑的运营管理中,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不足。没有完善的应急预案或者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面临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绿色建筑理念下安全工程策略优化措施

3.1设计阶段的策略优化

在设计阶段,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安全工程策略优化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在建筑结构设计上,要遵循结构安全第一的原则,同时兼顾绿色建筑的要求。设计师应采用先进的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精确的结构计算和分析,确保建筑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对于复杂的建筑造型,要进行充分的结构可行性研究,通过优化结构体系,如采用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或组合结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在防火设计方面,应根据建筑的功能、使用人数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分防火分区,设置足够数量且布局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同时,要采用先进的防火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例如,可以采用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和保温材料。在电气设计上,要按照绿色建筑的节能要求,合理选择电气设备,优化线路布局。对电气设备进行智能控制,避免过载、短路等情况的发生,同时采用防火性能好的电线电缆,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3.2施工阶段的策略优化

施工阶段的策略优化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关键环节。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教育、应急处理技能等方面。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确保他们在施工现场能够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对于施工设备管理,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规范,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保养。对于大型机械设备,如塔吊、升降机等,要安装安全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3运营维护阶段的策略优化

运营维护阶段的策略优化对于保障建筑的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筑结构维护方面,要建立定期的结构安全检测和评估制度。根据建筑的类型、使用年限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检测周期,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如无损检测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检测,及时发现结构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复。在消防设施维护上,要建立专门的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团队,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对消防设施的维护情况进行记录,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运营管理方面,要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根据建筑的特点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结束语:通过对绿色建筑理念下安全工程策略的优化分析,明确了两者的关系及现存问题。提出的优化措施能有效提升安全工程水平,使绿色建筑在安全与环保方面取得更好平衡,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朱伟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安全与健康,2021,(06):65-66+69.

[2]赵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防范[J].城市建筑,2021,17(23):195-196.

[3]蔡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J].居舍,2021,(0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