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健康管理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效果分析

作者

唐静 唐翀 田荣 王春 黄珍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 内江市东兴区中医医院 641100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管理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60名2型糖尿病患者,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基于健康管理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在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上表现出色,相比对照组,其临床疗效更佳,并发症风险更低,血脂状况亦有显著改善。结论:基于健康管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健康管理;护理干预;糖尿病;多学科协作

引言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发病率逐年攀升的慢性代谢病。衡量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效果的关键指标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其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3]。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健康管理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效果,目的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糖尿病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成每组各80人的两组,组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经统计学分析,探讨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基础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肺部严重感染或慢性肺部疾病;②慢性胃肠道疾病;③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肝功能损伤;④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运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4],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内分泌科:护理人员需监测患者血糖,掌握情况,并评估并发症风险,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据此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②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健康教育,涵盖吞咽、肢体活动、预防压疮和肺功能锻炼,以增强患者体质,改善健康结果。

③心内科:评估患者心血管状况,监测血压,正确分级高血压患者,识别高危因素,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风险。

④神经内科:评估患者肢体功能,确定糖尿病神经病变,制定护理计划,指导末梢神经锻炼,降低神经损害。

⑤健康管理科:评估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以减少饮食不当对病情的负面影响;心理科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增强其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血糖指标:研究小组记录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②临床疗效: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来判断临床疗效存在的各方面差异。

③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感染、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获得的各项数据,均以SPSS 22.0统计软件包作为标准工具,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分类数据经卡方检验处理,而连续数据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展现,并通过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结果

2.1 血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

2.2 临床疗效

2.3 并发症

2.4 其他生化指标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健康管理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均实现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该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状况以及血糖水平。

从疗效评估结果来看,数据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患者的显效、有效率更高,无效案例相对较少(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控制情况也更好,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较高。表明健康管理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在其他生化指标的比较中,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也更优,说明健康管理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此次研究可说明基于健康管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因此,基于健康管理的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糖尿病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6]。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基于健康管理的护理干预在不同病程、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效果[7-10]。

参考文献:

[1]陈婷婷.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C]//榆林市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2024:6. DOI:10.26914/c.cnkihy.2024.018139.

[2]王位琼,李彩虹,张艳,等.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框架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及效果分析[J].生命科学仪器,2023,21(06):135-138.

[3]许镇光,张丽萍,张叙填.医护团队主导的群组保健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脂及体质量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20):91-94+102.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23.20.091.

[4]林琼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1):21-24.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22.21.021.

[5]朱丽娜,夏静,郑琦.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08):202-204+213.DOI:10.19738/j.cnki.psy.2022.08.067.

[6]陈丽娜.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J].名医,2022,(04):96-98.

[7]陈兰.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血糖变化情况[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4):9-12.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21.24.009.

[8]周胃雯,唐小波,孙少清,等.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HbA1c、FPG、2 h PG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0):2186-2189.

[9]陈晓辉.个性化健康管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4):170-171.

[10]王延利.微信健康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的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5):99-100.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8.0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