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魏利金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显示,实践中存在技术规范落实不完善,施工人员技术素养存在差异以及技术管理体系存在缺陷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质量与效益的保障存在严重影响,为应对这些难题,文章提出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强化人员技术培训,引入信息化手段以及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等策略,此类策略的提出,旨在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推动水利工程行业稳健发展,助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新高度。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规范;人员培训
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农业灌溉,防洪排涝,水资源调配等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深入性存在相关,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强与水利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直接存在内容性。然而水利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问题与具体问题存在诸多并性,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化与建设实际性存在不言为,因此深入研究具体水利施工技术管理具体相关问题,并探寻并对策性解决,不仅意义实际,并在现实化中发挥实际化。
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价值
(一)保障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环节控制,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大坝浇筑中,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温度与振捣方式等参数的严格把控,使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达到设计要求,避免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出现,这些对水利工程的长期运行稳定和使用寿命的延长,都存在有效助力,能够降低后期维修成本,对工程结构的长期安全运行和质量稳定同样奠定具体的基础。
(二)提高施工效率
施工技术管理在优化流程时发挥的是减少无效作业和重复劳动的整合作用,渠道开挖施工阶段,地质条件,场地情况对选择设备与工艺要求具体化,制定的计划为环节衔接紧密化,施工程的周期可以缩短,工程可按时或提前完成交付并尽早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降低施工风险
施工技术管理可识别,评估并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深基坑开挖时,分析边坡稳定性后制定支护方案,施工时完全依据方案进行,避免坍塌事故,施工用电与机械设备操作的规范管理减少触电,机械伤害事故,保障人员安全与工程顺利进行。
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规范落实不到位
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未能严格执行国家与行业制定的施工技术规范,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基础处理阶段,没有依据规范要求检测地基承载力,地基处理就存在不达标现象,工程整体稳定性也受到不良影响,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对施工工序随意简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受到忽视,安全隐患就这样在工程中留下。
(二) 施工人员技术素养存在差异性
水利工程施工包含多个专业领域,对施工人员技术素养要求较高,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对新技术和新工艺掌握有限,在大型水利工程的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导致设备精度不高,影响正常运行,工程性能也降低。
(三)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部分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尚未完全构建,技术管理职责与工作流程缺乏明确性,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工作的混乱现象时有存在,出现问题后难以迅速明确责任人,问题解决的及时性无法保证,有效的技术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对施工技术执行情况难以进行全面且准确的评估,这使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难以保证。
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构建覆盖工程全周期的技术管理体系,各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在招投标,施工筹备,现场作业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划分,各部门与岗位的具体职责同样确定,以中型水库建设为例,开工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专业人员,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依据工程特点与技术标准完成编制,并邀请行业权威专家严格论证与审批,同时专门设立技术监督小组,每月开展全面的施工技术执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下达整改通知,要求在限期完成整改,保障技术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强化人员技术培训
施工单位制定培训计划时应保持系统的特征,依据岗位和施工阶段的需求开展不同针对性的培训,某大型灌溉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人员参加业内专家组织的温控防裂技术培训,机电设备安装人员进行PLC控制系统应用与维护的培训内容。内部培训完成之后,外部培训和技能竞赛也积极鼓励参加,施工人员理论考试与实操考核同时进行,考核结果合格后允许上岗,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与业务能力在严格要求中全面提升。
(三)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借助大数据、 云计算与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为施工技术管理搭建信息平台,完成施工信息的实时采集,快速传输和高效处理任务,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引入BIM技术后,三维模型涵盖工程结构,进度与设备运行等信息,模拟了施工全过程并找到管道碰撞,空间冲突等技术难题,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物联网技术也使施工现场的关键设备和部位安装了传感器,温度,应力,位移等数据随时采集至管理平台,管理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施工执行情况,远程实现智能化监控,施工管理效率与水平大幅提升。
(四)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施工企业需设立技术创新奖励机制,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比如渠道防渗施工,尝试新型高分子防渗材料与机械化铺设工艺,防渗效果显著提升且施工效率提升30%,同时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技术,像某施工单位与水利院校合作研发出复杂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技术并应用于多个水利工程,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让技术人员分享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促进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并且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紧跟行业前沿趋势,探索更多如智能施工技术、绿色环保施工工艺等,不断丰富技术储备,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在工程质量保障,施工效率提升和施工风险降低中具有重要价值,当前施工技术管理存在技术规范落实不完全,人员技术素养不一,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但实施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强化人员培训,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等策略后,可以提升相关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中圣.水利水电防渗墙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散装水泥,2020(05):62-63.
[2]江健.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居舍,2020(28):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