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意志,理想之光
祝丽欣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将军营学校
摘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经典红色文学作品,自问世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借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以及主题思想,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养。
关键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理想信念教育;策略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灯塔,是指引人们前行的精神力量。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任。名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蕴含丰富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的经典作品,其在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元素
(一)保尔·柯察金的坚韧不拔
保尔·柯察金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奋斗。保尔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读者。在保尔身上,我们看到了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勇气,以及为了理想无私奉献的情怀。保尔的形象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二)信仰的力量
作品中,保尔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始终如一,这是他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前进的源泉。信仰的力量不仅让保尔在战争中英勇无畏,更让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信仰的力量,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告诉学生,只有拥有坚定的信仰,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不轻易放弃。
(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集体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保尔和战友们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他们团结一致,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难。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对于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具有积极意义。它教会学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大的价值。
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深度解读作品,挖掘理想信念教育资源
教师应深入挖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通过细致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例如,教师可以详细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保尔在童年时期就饱尝生活的艰辛,但他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朱赫来的引导下,他逐渐觉醒,参与到革命事业中。在狱中、战场上以及筑路工地上,保尔都展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具体情节,让学生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提问:“保尔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想信念的力量,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保尔在筑路工地上经历了严寒、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工作。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他也始终坚守在岗位上。这种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态度,正是他坚定理想信念的体现。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情节,让学生理解到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只有勇敢面对并克服困难,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克服的。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二)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在名著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氛围。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朗读比赛、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让学生扮演保尔的角色,体验他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保尔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追求。
(三)结合现实生活,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教师应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理想信念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作品中的精神品质转化为实际行动。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想信念的力量,培养社会责任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四)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在名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影视资料、音频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设计播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作品的氛围和情节;利用音频资料,让学生聆听作品中的经典台词和对话,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结束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蕴含丰富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的经典作品,在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策略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以后的教学中,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名著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参考文献:
[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2]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3]李镇西.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 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