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方式及价值探究
张禄婷
贵州省职工医院 550025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方式及其价值。通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效果,评估风险管理对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期间的166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系统,涵盖术前评估、术中监控及术后随访三个阶段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百分比表示)以及平均住院日数(天)。数据处理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3.6%,而对照组为12.0%。在住院时长上,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2天,对照组则为7.5天。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缩短住院时间。该研究表明,系统化、规范化的风险管理措施有助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增强医疗服务质量,进而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口腔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口腔护理的1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8至75岁,平均年龄(45±12)岁;其中男性92例,女性74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下:牙周病患者63例,龋齿患者45例,拔牙患者32例,种植牙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 年龄在18至75岁之间; ② 需要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或手术治疗的患者; ③ 患者或其家属能够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④ 无严重全身性疾病影响口腔护理过程。
排除标准: ① 存在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 ② 正在接受其他重大疾病治疗,可能干扰本次研究结果的患者; ③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④ 对所用药物或材料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
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基础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系统,具体措施如下:
术前评估: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术中监控: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风险。
术后随访:术后定期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设定三个主要观察指标:
患者满意度评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并统计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感染、出血等,并计算发生率(百分比表示)。
平均住院时间:记录每位患者的住院天数,计算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天)。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评分
在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每位患者的护理体验进行量化评估,并计算平均得分。研究组的平均满意度评分为92.5分,而对照组的平均满意度评分为78.3分。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了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等,并计算其发生率。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而对照组为12.0%。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平均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是反映护理效率和患者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了每位患者的住院天数,并计算出平均住院时间。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2天,而对照组为7.5天。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三、结论
在口腔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通过对166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显著提升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了住院时间。这些结果为优化口腔护理流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患者满意度方面,研究组的平均满意度评分为92.5分,对照组为78.3分。高满意度评分表明,系统化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通过术前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服务。术中实时监控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术后随访则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从而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衡量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而对照组为12.0%。这表明引入风险管理措施后,有效识别并控制了潜在风险因素,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前详细的风险评估能够发现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术中严格监控和及时干预可以避免突发状况,术后定期随访和指导则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住院时间是反映护理效率和患者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2天,对照组为7.5天。较短的住院时间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医院的床位周转率。通过系统的风险管理和高效的护理流程,患者能够更快地康复出院,减少了不必要的住院日数。此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和及时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也有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在口腔护理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价值。该模式不仅能提升患者满意度,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具体而言,术前的风险评估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术中的实时监控和及时干预能够有效应对突发状况,术后的随访和指导则有助于早期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上述措施,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增强了医疗服务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品管圈活动在意识障碍老年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王萍;陈华;邵春萍;沈晔.第六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2024
[2] 口腔护理标准化建设与实践. 金花.2022SINC第五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2022
[3] 口腔颌面外科的口腔护理新体会. 马素芳.第十三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2016
[4] 口腔护理安全管理. 陈茜.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