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智慧教室技术促进小学语文精准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陈静

福清市城关小学江阴港城校区 350300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进步的阶段,智慧教室技术正逐步渗透进教育范畴,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开展精准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深度探究借助智慧教室技术推动小学语文精准教学的方法,契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的效率,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具针对性以及实际成效,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朝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一、数据画像定学情,靶向施策破难点

传统课堂难以全面捕捉学生真实学习状态,容易导致学情诊断偏差。而智慧教室技术能全方位收集学生课堂数据,如答题准确率、互动频率、学习时间等,通过深入分析构建数据化画像,精准呈现学生学习优缺点。教师依据此画像,提高学情反馈效率,精准定位教学难点,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差异化教学内容与方法。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教师借助智慧教室技术收集学生朗读发音、回答历史背景问题、课堂讨论活跃度等数据。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对圆明园历史了解不足,部分学生对课文情感理解不透彻。于是,教师为历史认知不足的学生播放纪录片、布置资料查找作业;为情感理解困难的学生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布置撰写宣传文稿或读后感任务。

二、情境互动激兴趣,分层任务促个性

在特定情境中主动建构的知识能较好地促进深度学习与迁移应用,让学习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实现从“知识传递”到“素养生成”的学习转型。借助智慧教室的多媒体交互功能,教师可通过动态影像、虚拟场景等方式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同时结合分层任务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一段有关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动画影像,鲜明夺目的色彩、活泼生动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目光,让他们仿佛置身其中,对课文描述的内容满怀期待。同时配合课文配乐朗诵,让学生直观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枝、夏天浓雾弥漫山谷、秋天落叶铺满小径、冬天雪花覆盖枝头”的画面美感。随后,教师开展分层任务的设计工作,针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要求他们把文中描绘小兴安岭景色的词汇找出来并且认真抄写,从而体会文字蕴含的美妙之处;对于学习能力稍微强一些的学生,需要归纳出小兴安岭每个季节的特征,以此锻炼自身的总结归纳能力;而对于学有余力、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学生,教师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导游的角色介绍小兴安岭,进而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情境互动的吸引下,学生都踊跃地投身于学习之中;分层布置的任务则使得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均可以达成“稍微努力一下,便可实现目标”的状态,每一位学生都在契合自身情况的任务中持续取得进步,其个性化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推动,课堂也洋溢着蓬勃的活力与欢快的氛围。

古诗词教学中,智慧教室技术可通过时空重构破解意境理解难题。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为例,教师可借助以下技术路径深化教学效果:1. 智能语音纠偏:学生通过麦克风朗读诗句后,系统实时标注“暝”(míng)、“浣女”(hu´n nǚ)等易错读音,并推送《唐代山水诗发音特点》动画微课;2. 三维场景建模:利用AR 技术在教室空间投射“空山-新雨-明月-松林”的立体场景,学生通过触屏操作可360°观察“明月松间照”的光影变化,点击“清泉”模型可动态演示“石上流淌”的物理效果及“泉水叮咚”的音效;3. 虚拟对话互动:激活 AI 虚拟诗人“王维”形象,学生可通过语音提问“为何‘空山’却有‘人语’”“‘王孙自可留’表达了怎样的隐居情怀”,系统结合盛唐山水文化数据库生成个性化解答。通过分层情境任务与多模态交互,学生既能夯实基础语言能力,又能深度体会诗歌的画面美与情感美,实现认知与审美素养的协同发展。

三、资源智联拓维度,反馈闭环提效能

智慧教室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智能化联结,突破了传统教学资源所存在的局限。教师可以将线上线下的各类优质语文资源,包括电子教材、在线课 等,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材料,从而拓展教学的维度。除此之外,智慧教室所搭建的反馈 学习方面的反馈讯息,如作业的完成情况、测试所得的成绩等。教师可依据反 策略以及内容予以调整,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而展开查漏补缺的工作。这种实时性的反馈和调整举措,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具高效性与精准度,促使教学效率不断获得提升,从而保障教学目标可以切实有效地达成。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凭借智慧教室,首先在线上搜寻到有关地球生态方面的科普动画以及给人带来强烈冲击的宇宙航拍视频,把这些内容与电子教材中的课文相互融合起来。同时,还可以推荐一部分以环保为主题的在线阅读文章作为拓展学习的资源,从而让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维度认识地球目前的情况,进一步扩大知识的视野范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智慧教室所具备的答题系统开展小测试并且及时展示出学生的答题情况。在课堂结束之后借助作业批改平台收集作业完成方面的数据,通过平台教师发现大量学生对于地球资源的当前情况理解得不够深入,于是即刻对教学做出调整,增添相关的案例分析内容。学生依照系统给出的反馈信息,可以清晰地看到自身知识存在薄弱的地方,便积极主动地去查看之前所推荐的资源来开展复习。在这种资源实现智能关联,从而拓展学习维度,反馈闭环助力教学调整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变得更为透彻,学习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样也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智慧教室技术给小学语文的精准教学给予了极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多样的方法,借助数据画像精准定位学情、情境互动激发学习兴趣、分层任务促 展教学维度、反馈闭环提升教学效能等策略的实施,可以切实增强小学语 在未来的阶段要更深入地促进智慧教室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相互融合 的策略, 全 智慧教室技术所具备的优势,为培育拥有良好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学生筑牢稳固的根基,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事业持续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钊.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中小学电教,2024,(04):84-86.

[2]薛丽婷.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J].天津教育,2021,(24):42-43.

[3]颜梅利.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策略探寻[J].读与写:中旬,2021,5(7):0336-0336.本文系福州市电化教育馆2023 年度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精准教学实践研究》 (立项编号:FZDJ2023B25)的课题研究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