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应用探索

作者

黄万龙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甘肃兰州 730030

引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财务会计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核心领域,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一环。积极推进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运用新兴数字技术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对于国有企业增强财务管控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化解财务风险,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一些国有企业已经尝试引入财务共享服务、电子发票等数字化应用,初步实现了财务数据的电子化采集、网络化传输和自动化处理,提高了财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根深蒂固,部分国有企业对数字化转型重视程度不够,转型意识和动力不足。复合型财务数字化人才匮乏,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实践的深度融合有待加强。财务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孤岛问题突出,数据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总的来看,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已启动但尚未全面深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数字化财务体系

构建数字化财务体系是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财务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国有企业要立足自身实际,紧跟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地推进数字化财务体系建设[1]。这一过程需要企业高层的战略决策和资源投入,需要业务部门、IT 部门、财务部门的通力协作,更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国有企业要制定数字化财务转型战略,明确转型目标、路径和时间表。成立专门的数字化财务转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数字化财务体系建设,进而要梳理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处理规程,为财务数字化奠定基础。再者,建设一体化的财务信息化平台,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税务管理、报表分析等各领域的业务系统整合到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上,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同时,国有企业还要重视财务基础数据治理,建立健全财务数据标准,提高数据质量,为数字化应用创造条件。

(二)数据治理与应用

数据治理与应用是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资产,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数据治理与应用的重要性,加快构建适应数字时代要求的财务数据治理体系,全面提升财务数据管理和价值创造能力,用高质量的数据支撑财务管理的科学决策和精细化运作[2]。

建立健全的财务数据治理机制是国有企业开展数据治理与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应制定完善的财务数据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明确财务主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使用等环节的流程和要求,同时还要统一财务数据口径,规范财务数据格式,消除财务数据的冗余、错漏和不一致等问题,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构建财务数据质量考核和追责机制,将数据质量管理落实到人,确保数据治理工作落地生根。例如,可以建立财务数据质量评分体系,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考核,对数据质量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数据质量问题严重的予以问责和惩戒。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国有企业要善于利用先进数字技术盘活财务数据资源,充分挖掘和释放财务数据价值。

(三)强化资金管理数字化

资金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数字经济时代,国有企业要顺应数字化发展大势,积极推进资金管理数字化转型,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提升资金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效益,实现资金的安全、规范、高效运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3]。

强化资金管理数字化关键是要建立覆盖资金运行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通资金管理各环节的数据链条,实现资金计划、预算、收支、调度、核算、监控等全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构建数字化资金管理平台,集成内外部数据资源,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及时发现和化解资金管理风险,提高资金安全性。例如,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资金收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准确预测资金需求,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国有企业还要创新资金管理模式和手段,拓展资金管理视野,应积极探索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新型资金管理模式,盘活存量资金,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而且需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资金管理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透明、可追溯的资金管理体系,利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资金划拨,提高资金调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推进财务智能化应用

财务智能化是数字时代财务转型和发展的新方向,代表了未来财务管理的高级形态。国有企业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加快推进财务智能化应用,以智能化手段赋能财务管理,推进财务管理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演进,实现财务管理的降本增效和价值创造,为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进财务智能化应用,国有企业要善于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新兴技术,重塑财务业务流程,打造智能财务场景,构建智能财务管理新模式。在财务核算领域,可以应用 RPA 技术,利用软件机器人自动处理发票、报销单等标准化单据,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高的核算工作,减少错漏,提高效率。对于财务决策领域来讲,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智能预测、预警模型,提供实时、精准的业务趋势预判和风险提示,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销售数据进行训练,建立智能销售预测模型,及时预测未来一段时期的销售收入,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此外,国有企业还要积极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利用移动化、线上化的智能应用,延伸财务服务边界,创新财务服务模式,为基层员工提供便捷高效的财务服务,如开发移动财务 APP,员工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完成报销、查询、预算申请等个人财务事项,节省时间并提高效率。

结束语:

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是国有企业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有企业要以数字化思维谋划财务转型,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财务基础。展望未来,国有企业要准确把握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立足企业实际,因企施策,持续深化财务数字化变革,激发数字化转型新动能,从而开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沈娟.数字化浪潮下国有企业财务会计转型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04):188-190.

[2]王静.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探索[J].商业 2.0,2023,(30):89-91.

[3]高峻雄.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应用[J].大众投资指南,2023,(17):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