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事业单位如何应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变革

作者

王丹婷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财政与金融事业发展中心

引言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面临着会计核算的重大变革。这一制度的出台,不仅是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更是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促进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因此,如何应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变革,成为事业单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旨在为事业单位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基本概念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加快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印发了《政府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政府会计准则第 2 号——投资》《政府会计准则第 3 号——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 4 号——无形资产》,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各级政府财政运行情况,奠定了政府会计基准,是政府会计系统转型升级的契机。新政府会计制度主要由如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总体概括和说明,包括其核算方式、会计要素、适用范围等;二是明确了财务会计科目与编号,涉及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内容;三是规定了科目使用内容,如科目核算内容、账务处理的明确界限等,这也是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重点内容;四是对财务报表的格式、构成等进行了说明,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五是报表编制说明和账务活动处理案例说明。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是一次重大的会计核算变革。它不仅要求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上更加规范、准确,也要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更加透明、公开。通过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财务资源。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2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实践优化

2.1 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

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应用下会计科目数量增多、报表编制难度提高等问题,必须要从根源上解决,即提高有关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第一,更新教育培训体系,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首先,组织财务人员积极参与新政府会计制度相关内容的培训课程,除了理论学习外,还要从模拟实操入手,切实提高其财务处理能力。其次,举办交流会议,邀请同级的其他事业单位就新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最后,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或开展知识竞赛,检验财务人员的学习成果,并将其与人员的薪酬绩效挂钩,以调动人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要鼓励财务人员继续在财务领域精进,对取得了会计职称的人员进行嘉奖,在单位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第二,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新政府会计制度除了记账核算功能外,还需要财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能再完全局限于传统的事后工作角色中,需站在全局角度看待问题。除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还需强化管理能力,能自主判断单位经济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发现问题实质,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进行准确、客观的会计核算处理,既保证单位的顺利运作,也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2 做好信息系统的改进应用

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信息系统的使用需求,建议事业单位从如下方面优化调整:其一,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应用的步伐。作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技术支撑,信息系统是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双报告功能,事业单位需积极调整财务信息系统,如与软件供应商合作,根据新制度的要求重新确定系统的标准、口径,还要做好新旧账的衔接工作,顺利实现数据对接与整合。同时,加速辅助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如资产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与财务信息系统形成联动,实现单位内部各财务数据在各系统间的全面共享,实现真正的自动化记账,稳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践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要义。其二,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系统操作能力。事业单位可通过专家咨询、临聘专业人才等方式,建设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和事业单位要求的会计制度、报告制度,帮助财务人员更快、更好地适应新会计模式,并对财务人员的系统操作能力进行定向培训,快速掌握基本的系统操作原理,保证工作质量与效率,使得新政府会计制度能良性推进。

2.3 不断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断规范核算方式,保证其真实性与完整性,形成一套从预算、审核、采购、领用、调动到报废处置的全过程规范化操作,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首先,及时处理往来款项。部分事业单位存在历史遗留的往来款项问题,2019 年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始实行后,事业单位可计提坏账准备,做好资产的全面清查工作,准确计量往来款项,根据账龄长短对其进行分类,建立新账,有效防范风险,也奠定了后续财务报告编制的信息基础。其次,调整往来款项及固定资产,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调整以前的年度会计数据,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后,填入新旧科目余额转换表。变化差异较大的科目主要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财务会计累计盈余及预算结余类科目等,将其转换成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年初余额,顺利过渡到新制度的会计核算模式下。

2.4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其他优化

除了上述内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还可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健全会计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的要求,更新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以此为契机,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并对比新制度内容,淘汰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的落后内容,梳理更新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制度,提高其对单位人员行为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加快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速度。其次,发挥内外监督检查作用,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高效运行。为了保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事业单位必须联系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做好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落实的指导检查工作,单位的审计部门必须发挥实际作用,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进行深度检查,扩大监督检查范围,明确审计检查的具体内容,确保会计核算规范、标准。同时,发挥外部上级政府、纪检监察的监管作用,对下级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并总结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进度,不断提高政府会计报告的信息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面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变革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改进信息系统的应用、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探索其他优化路径,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适应新制度的要求,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事业单位只有积极应对,才能在新制度下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思阳.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探讨[J].市场瞭望,2024,(13):116-118.

[2]蒙静.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优化路径探究[J].商业 2.0,2024,(13):48-50.

[3]杨求娟.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难点分析与改进对策[J].商业 2.0,2024,(1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