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硅橡胶在不同酸碱环境中的耐老化性能测试

作者

曹志运 陈炳耀 陈亮

广东三和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 528429;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 582400;广东阜和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 528434

引言

硅橡胶是高性能弹性体,具耐高低温、耐候性等诸多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但实际应用中,其常接触不同化学环境,酸碱环境常见且影响大。在酸碱环境里,硅橡胶会发生分子链断裂等物理化学变化,致性能下降、寿命和可靠性受影响。目前,关于硅橡胶耐老化性能研究不少,但针对不同酸碱环境的系统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模拟不同酸碱环境开展老化试验,全面分析其耐老化性,为应用提供依据。

1.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

选用一种常见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作为实验材料,其基本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将硅橡胶在开炼机上混炼均匀后,在平板硫化机上模压成型,制成标准尺寸的试样,用于后续的老化试验和性能测试。

1.2酸碱环境模拟

配制不同酸碱度的溶液来模拟酸碱环境,具体包括:

酸性环境:选用盐酸溶液,配制pH值为3的酸性溶液。

中性环境:使用去离子水,其pH值约为7。

碱性环境:选用氢氧化钠溶液,配制pH值为11的碱性溶液。

1.3老化试验

将制备完成的硅橡胶试样分别浸入不同酸碱度的溶液容器中,保证试样完全被溶液覆盖。随后将容器放入恒温老化箱,设定老化温度为70℃,分别进行7天、14天和21天的老化处理。在整个老化过程中,按固定周期观察试样外观状态,重点关注颜色变化、表面是否出现裂纹、溶胀或破损等现象,并对观察到的各类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4性能测试

1.4.1拉伸强度测试

按照国家标准fGB/T528-2009,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老化前后的硅橡胶试样进行拉伸强度测试。将试样裁剪成哑铃状,在试验机上以规定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拉伸过程中的最大拉力和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计算拉伸强度。

1.4.2硬度测试

采用邵氏A硬度计按照国家标准GB/T531.1-2008对老化前后的硅橡胶试样进行硬度测试。将硬度计的压针垂直压入试样表面,在规定的压紧时间内读取硬度值,每个试样选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该试样的硬度值。

1.4.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将老化前后的硅橡胶试样表面进行喷金处理,然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表面的微观结构。通过SEM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到试样表面的形貌变化,如裂纹、孔洞、侵蚀痕迹等,分析酸碱环境对硅橡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2.结果与讨论

2.1外观变化

在老化过程中,不同酸碱环境下的硅橡胶试样外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中性环境中,试样外观基本保持不变,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和表面侵蚀现象。在酸性环境中,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逐渐变黄,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纹,但整体变化相对较小。而在碱性环境中,试样外观变化最为明显,老化7天后,试样表面开始出现明显的膨胀和变软现象,颜色变黄且发暗;老化14天后,试样表面出现大量的裂纹和孔洞,质地变得疏松;老化21天后,试样部分区域出现脱落现象,严重影响了试样的完整性。

2.2物理性能变化

2.2.1拉伸强度

不同酸碱环境对硅橡胶拉伸性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中性环境中,其拉伸强度随老化时间延长变化甚微,表明该环境对硅橡胶拉伸性能的影响较小。酸性环境下,拉伸强度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经过21天老化后,降幅约为15%。相比之下,碱性环境的破坏作用最为突出:老化仅7天,拉伸强度就下降约20%;老化21天后,降幅接近40%。综上可见,三种环境中,碱性环境对硅橡胶拉伸性能的破坏最大,酸性环境次之,中性环境则能较好地维持其拉伸性能稳定性。

2.2.2硬度

不同酸碱环境对硅橡胶硬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中性环境中,其硬度基本维持稳定状态,未出现明显变化。酸性环境下,硬度呈轻微下降趋势,经过21天老化后,下降幅度约为5%。而在碱性环境中,硬度下降更为突出,老化仅7天便下降约10%,21天后下降幅度达到20%。这种硬度下降现象表明,硅橡胶在酸碱环境中会发生软化,且碱性环境造成的软化程度远超过酸性环境,对材料结构稳定性的破坏更为严重。

2.3微观结构分析

通过SEM观察不同酸碱环境中老化后的硅橡胶试样表面微观结构,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物理性能变化的原因。在中性环境中,试样表面微观结构基本保持完整,没有明显的破坏迹象。在酸性环境中,试样表面出现了一些细小的裂纹和微孔,这些裂纹和微孔的存在导致了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硬度下降。在碱性环境中,试样表面微观结构破坏严重,出现了大量的深裂纹和大孔洞,材料内部结构变得疏松,这使得硅橡胶的物理性能大幅下降。

酸碱环境对硅橡胶微观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酸碱溶液与硅橡胶分子链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在碱性环境中,氢氧根离子(OH⁻)具有较强的亲核性,能够攻击硅橡胶分子链中的硅原子,导致分子链断裂和交联结构破坏,从而加速了硅橡胶的老化过程。在酸性环境中,氢离子(H⁺)虽然也能与硅橡胶发生一定的反应,但反应活性相对较低,对硅橡胶的破坏作用较小。

3.结论与展望

3.1结论

本研究通过模拟不同酸碱环境对硅橡胶进行老化试验,结合物理性能与微观结构测试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酸碱环境对硅橡胶耐老化性能影响显著,其中碱性环境的老化作用最强,酸性环境次之,中性环境影响最小。在碱性条件下,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硬度降幅最为突出,外观出现明显劣化,表面微观结构破坏严重,可见大量裂纹与孔洞;酸性环境中,硅橡胶的物理性能与微观结构虽有一定程度下降和损伤,但劣化程度相对较轻;而中性环境对硅橡胶的性能与结构影响较小,表明其在中性环境中具备较好的耐老化稳定性。

3.2展望

本研究虽初步揭示了硅橡胶在不同酸碱环境中的耐老化规律,但仍存在拓展空间。其一,可扩大酸碱度研究范围,突破现有pH值区间,探索超酸(pH<1)、超碱(pH>13)等极端环境下的老化行为,为航天、深海探测等特殊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撑。其二,需深化老化机理研究,结合分子模拟技术追踪酸碱离子与硅氧键的相互作用过程,明确质子转移、主链断裂等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从分子层面揭示老化本质,为高性能耐酸碱硅橡胶的分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其三,可开展添加剂优化研究,系统测试抗氧剂、纳米填料、交联剂等对硅橡胶耐老化性能的改性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最佳配方,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性能提升路径。上述拓展研究将有助于构建更完善的硅橡胶酸碱老化理论体系,为其在复杂环境中的精准应用与性能优化提供更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强,豆睿扬.硅橡胶辐射老化理论模拟研究进展[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24(03):11-28

[2]赵敏.一种高铁密封件用耐老化硅橡胶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J].橡胶工业.2021(01):72-72

[3]刘天,王岩.硅橡胶的老化现象、评价方法及其改性研究进展[J].弹性体. 2020(06):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