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工程建设中防水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

郭博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质量监督站 辽宁沈阳 110000

引言

在工程建设领域,防水施工是保障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一旦防水施工出现问题,易引发渗漏,不仅影响室内环境、损害装修装饰,还可能侵蚀建筑结构,降低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然而,当前工程防水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威胁工程质量。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对提升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建设防水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一)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防水施工材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决定防水效果。目前,市场上防水材料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采购劣质防水材料,如使用再生沥青制作的防水卷材,其拉伸强度、耐老化性能差,在高温环境下易软化流淌,低温时则脆裂,难以满足工程防水需求。一些防水涂料存在固体含量不足、粘结力弱的问题,涂刷后无法形成连续、致密的防水膜,导致渗漏隐患。此外,防水材料的储存不当也会影响其性能,如防水卷材露天堆放,受阳光直射、雨水浸泡后,加速老化变质,失去防水功能。

(二)施工工艺问题

施工工艺不规范是导致防水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基层处理环节,若基层表面不平整、存在油污、灰尘等杂质,或基层含水率过高,会影响防水材料与基层的粘结效果,形成空鼓、脱层现象。例如,在进行卷材防水施工时,基层未充分干燥就铺贴卷材,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会顶起卷材,破坏防水层。

在防水层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也屡见不鲜。如防水涂料涂刷不均匀,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防水卷材铺贴时,搭接宽度不足、粘结不牢固,容易形成渗水通道。在节点部位,如阴阳角、管根、伸缩缝等,若未进行加强处理,或处理方式不符合规范,也极易出现渗漏。此外,防水层施工完成后,未进行有效的成品保护,后续施工中的机械碰撞、人员踩踏等,都会破坏防水层,降低防水效果。

(三)施工管理与监督问题

施工管理与监督体系不完善,使得防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对防水施工过程的管控松散,未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人员不清楚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导致施工随意性大。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环节,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同时,监理单位对防水施工的监督不到位。一些监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对防水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掌握不全面,不能准确判断施工质量问题。此外,部分监理单位受利益驱动,对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防水施工质量隐患无法得到及时消除。

二、工程建设防水施工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建立完善的防水材料采购管理制度是确保材料质量的首要任务。施工单位应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供应商,优先采购知名品牌的防水材料,并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合格证等相关资料。在材料进场时,严格进行检验,对防水卷材的厚度、拉伸强度、耐热度,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粘结强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抽样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加强材料储存管理同样重要。防水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防止混淆误用。同时,建立材料领用登记制度,严格控制材料使用,避免浪费和误用。

(二)规范施工工艺操作

施工前,必须做好基层处理工作。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干净,无油污、灰尘、松动等现象,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采用专业的基层处理剂对基层进行处理,提高基层与防水材料的粘结力。基层含水率应符合防水材料的施工要求,一般可采用烘干、晾晒等方式降低含水率。

在防水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对于防水涂料施工,应采用分层涂刷的方式,确保涂层厚度均匀,达到设计要求;每遍涂刷间隔时间应根据涂料干燥时间确定,避免出现流坠、皱皮等现象。防水卷材铺贴时,应根据基层情况选择合适的铺贴方法,如满粘法、空铺法、点粘法等;保证卷材搭接宽度符合规范,搭接处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密。对于节点部位,应进行专门的加强处理,如在阴阳角处增贴防水附加层,管根部位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等。

此外,加强防水层成品保护工作。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及时设置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后续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防水层受到破坏。如在防水层上铺设防护板,防止施工机械碾压;在进行管道安装、设备调试等作业时,注意保护防水层,防止尖锐物体划伤。

(三)强化施工管理与监督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质量责任,将防水施工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在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解防水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严格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专检),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防水施工的监督管理。配备专业的监理人员,确保监理人员熟悉防水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巡视和旁站,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督,如基层处理、节点加强处理、防水层施工等环节。严格执行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对防水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同时,加大对施工单位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不按规范施工、存在质量隐患的部位,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三、新型防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一)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

随着科技发展,新型防水材料不断涌现,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和抗穿刺性能,可与后浇混凝土实现满粘,有效杜绝窜水现象;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具有固化速度快、强度高、防水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异形结构和复杂部位的防水施工。这些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为提高工程防水质量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防水施工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施工技术逐渐应用于防水工程领域。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防水工程的巡检,可快速、全面地检测防水层的质量状况,及时发现渗漏点;采用智能喷涂设备进行防水涂料施工,能够精确控制涂料的喷涂厚度和均匀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此外,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防水工程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实时掌握防水工程的运行状态,为防水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中的防水施工技术关乎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针对当前存在的材料、工艺、管理等问题,通过严格材料管控、规范施工操作、强化管理监督以及积极应用新型技术,可有效提升防水施工质量,减少渗漏问题发生,为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栗梓萱.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4(04):0096-0099

[2]王伟.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4(04):0063-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