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乡村振兴视角下区域水利工程体系整合设计与功能拓展

作者

陈溪

北屯市恒丰勘察设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北屯836099

引言

水利工程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事关国计民生。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亟需统筹考虑水利工程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深入探索区域水利工程体系的整合设计与功能拓展路径,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多功能性、综合性作用,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视角下区域水利工程体系整合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乡村振兴,必须切实加强农村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区域水利工程体系整合设计要从宏观上对区域内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坚持节水优先方针,优化调整区域内不同流域、不同区域、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的水量分配,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通过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增强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提高洪水资源化利用水平。通过加强地下水管控和保护,严格实施地下水取用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防治地下水超采,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通过提标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二)防洪减灾与水生态环境保护

防洪减灾是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之一,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洪涝灾害多发频发,给农业农村带来严重损失。区域水利工程体系整合设计必须统筹考虑防洪减灾需求,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健全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和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1]。同时,要注重水利工程建设运行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和城镇污染物排放。大力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加强河湖生态修复治理,恢复河湖水系自然形态,提升河湖生态功能。实施重点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工程,增强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减少入河泥沙,保护水土资源。

(三)农村供水保障与水利设施维护管理

农村供水安全是农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区域水利工程体系整合设计必须把农村供水保障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提高农村供水保证率和自来水保障率。要全面落实区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要求,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饮水水源保护,确保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统筹规划建设农村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提高农村供水应急能力。大力推广规模化集中供水,加快小型分散供水工程向集中供水工程升级改造,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要创新工程管护体制机制,完善工程产权管理制度,推进工程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完善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建立健全工程巡查、检查、维修等制度,强化日常安全运行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二、乡村振兴视角下区域水利工程功能拓展的创新路径

(一)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水利风景名胜区

水利工程往往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合理开发这些资源,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2]。一方面,水利工程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我市玉带河工程等已成为当地的明信片等,都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周边往往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非常适合开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等旅游活动。因此,应以特色水利工程为依托,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合理规划旅游功能布局,开发集防洪观光、水上休闲、康体养生、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打造极具吸引力的水利工程观光旅游精品景区。同时,要加大对水利工程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创新营销模式,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把水利工程打造成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农民就业增收的新平台,更好地服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二)促进渔业养殖,建设水产品加工基地

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渔业养殖,是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应立足水库、湖泊、河流等水利工程的资源禀赋,科学规划渔业功能区,合理确定养殖容量和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网箱养殖、特色养殖等多种渔业生产方式,推进渔业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转型[3]。加大对渔业新品种的研发力度,选育推广一批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市场前景好的优良品种,提高渔业综合效益。鼓励发展特色渔业,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水域环境、气候条件和生物资源,加快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打造叫得响的区域公用品牌。同时,要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渔业打造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三)建设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北屯市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农业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保障粮食稳产增产面临诸多挑战。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围绕确保粮食绝对安全这一目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保障。一要科学规划农田布局,保护好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二要突出建设重点,聚焦影响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土地平整、农田防护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要优化配套服务,统筹考虑农机作业、农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后仓储等农业生产全过程需求,推动形成全产业链支撑体系。四要加强农田管护,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制度,明晰管护责任主体,确保农田设施完好、功能发挥正常。五要严格建设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确保每一块高标准农田都符合设计标准,发挥应有作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有力抓手,着力补齐粮食生产短板,不断夯实农业稳产增产根基,筑牢北屯市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结束语

新时期,水利工程必须立足服务乡村振兴大局,着眼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现代化水利工程体系。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水利发展方式,完善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建设质量效益。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区域特色,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增强水利工程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撑保障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凤春,王钰,王滨,等.基于大运河水利工程文化育人实践研究[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5,48(02):122-128.

[2]钱淳,严岳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6):226-228.

[3]马振坤.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水上安全,2024,(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