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与新风系统联动的机电控制设计
孙吾群
杭州新汇东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度要求增加,暖通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在建筑中应用更广。前者调节室内温湿度,营造适宜环境;后者引入新风、排出浊气,保障空气新鲜清洁。但传统二者独立运行,缺乏协同控制,既难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综合品质的需求,又会造成能源浪费。所以,开展暖通空调与新风系统联动的机电控制设计研究意义重大,合理设计能实现优势互补,提升空气质量、降低能耗,契合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要求。
1.暖通空调与新风系统联动的必要性
1.1 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办公楼等,长时间封闭运行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异味积聚、有害气体含量增加等问题。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主要关注温湿度调节,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能力有限。而新风系统能够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净化等处理后送入室内,同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将暖通空调与新风系统联动,可以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如二氧化碳浓度、PM2.5 浓度等)自动调节新风系统的运行,及时补充新鲜空气,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1.2 实现节能高效运行
独立运行的暖通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在能源利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新风系统在引入室外空气时,如果没有与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联动控制,可能会导致室内温度和湿度波动较大,增加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从而消耗更多的能源。通过联动控制设计,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和新风需求,合理调节新风系统的送风量和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系统的整体能耗。
1.3 满足个性化需求
不同的人群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存在差异,例如,老年人、儿童和病人对室内空气质量和温湿度的要求更为严格。暖通空调与新风系统联动控制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使用需求,实现对室内环境的个性化调节。例如,在医院的病房区域,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精确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和新风量,为病人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治疗环境。
2.联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
2.1 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是联动控制系统的“眼睛”和“耳朵”,负责实时采集室内外环境参数和系统运行参数。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PM2.5 浓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外的温度,为暖通空调系统的温度调节提供依据;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外的湿度,实现湿度的精确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PM2.5 浓度传感器则用于反映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当浓度超过设定值时,触发新风系统的运行;风速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外风速,以便在合适的风速条件下调整新风系统的送风方式。
2.2 控制器部分
控制器是联动控制系统的核心,它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向执行机构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器可以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单片机或智能控制器等。PLC 具有可靠性高、编程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单片机则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等特点,适用于一些对控制要求相对较低的场合;智能控制器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实现更加复杂、智能的控制功能。
2.3 执行机构部分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实现对暖通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的运行控制。常见的执行机构包括电动调节阀、变频器、风机等。电动调节阀用于调节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水流量或空气流量,实现对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
制;变频器可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调节风机和水泵的转速,从而改变送风量和水流量,达到节能的目的;风机是新风系统的关键执行机构,负责将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室内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3.控制策略分析
3.1 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参数的控制策略
该控制策略以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如二氧化碳浓度、PM2.5 浓度等)为主要控制依据。当传感器检测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或 PM2.5 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发出指令,增大新风系统的送风量,同时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调整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维持舒适的温湿度环境。例如,在人员密集的会议室,当会议进行一段时间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会逐渐升高,此时新风系统自动加大送风量,将新鲜空气送入室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2 智能节能控制策略
智能节能控制策略综合考虑室内外环境参数、系统运行参数和时间等因素,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例如,根据室外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自动调整新风系统的送风温度和湿度,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在夜间或人员较少的时间段,降低新风系统的送风量和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功率,实现节能运行。此外,还可以采用预测控制算法,根据历史数据和天气预报信息,提前预测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提前调整系统的运行状态,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策略
为了确保联动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需要设置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策略。通过对传感器数据和执行机构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容错措施。例如,当某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传感器或采用估算值继续运行;当某个执行机构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调整其他执行机构的运行参数,保证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受影响。
4.实际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例,该建筑采用了暖通空调与新风系统联动的机电控制设计。在项目实施前,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独立运行,存在室内空气质量不佳、能源消耗大等问题。通过安装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构建了联动控制系统,并采用了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和智能节能的控制策略。
项目实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监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和 PM2.5 浓度明显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系统的能源消耗较实施前降低了约 20% ,实现了节能运行的目标。此外,联动控制系统还具有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等优点,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与新风系统联动的机电控制设计,是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办法。合理架构设计、科学策略制定及实际案例验证,证实其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能耗,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与健康的需求。不过,该设计目前仍在发展完善中,存在传感器精度和可靠性不足、控制策略智能化水平待提升等问题。未来研究可聚焦于新型传感器研发、先进算法应用和系统集成优化,推动联动控制技术发展,创造更优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江,张维栋.绿色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策略探讨[J].张江科技评论.2025(01):91-93
[2]孙敬德.暖通系统新风(空调)机组的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案[J].安徽建筑.2012(06):170-171
[3]张清泉.组合式空调机组常见故障的维护策略[J].家电维修,2025(5):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