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析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的相关因素及影响

作者

王昱婷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311121

技术革新带来便利,移动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全球普及,成为人们生活必备工具。尽管移动电子产品为现代生活注入了高效与便捷,但其使用群体的低龄化倾向正悄然将学龄前儿童推向屏幕暴露问题的风口浪尖,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1 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现状

屏幕暴露是指一系列基于屏幕的活动,包括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及使用智能手机等。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情况均普遍发生,屏幕时间过长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现如今,移动电子产品使用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大多数儿童在 1 岁时就开始接触电子产品,到 4 岁时,约半数儿童已经拥有自己的电子产品。

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对儿童屏幕暴露时间过度的担忧一直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建议:2 岁以下的儿童应避免使用屏幕,2-5 岁的儿童每天不超过 1 小时屏幕时间。然而,国内一项对 5812 名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约 32% 儿童屏幕暴露时长超过 WHO 的建议值[1]。

2 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的相关因素

2.1 父母因素

父母是学龄前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权威人物,其行为易被处于关键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模仿,其屏幕暴露时间受父母的行为、参与度和互动性限制直接影响[2]。有研究也表明,父母的视屏行为与儿童相关,父母视屏时间是儿童视屏时间的重要预测因素。

2.2 家庭因素

父母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家庭养育环境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收入越低,儿童屏幕暴露时间越长[3]。此外,疏离的家庭养育环境会明显增加儿童的屏幕暴露时间,父母离异、外出打工等现象无法营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儿童易感到孤独、焦虑或缺乏安全感,因此选择用电子产品来消磨时间,以填补日常生活中的空虚和孤独感。

2.3 儿童自身因素

性别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的影响因素之一,相比与男童,女童的过度屏幕暴露时间更短[4],可能与男童性格行为特点有关,因为女童并不像男童那样对游戏类节目兴趣浓厚。此外,也有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其屏幕暴露时间越多,呈现出正相关[5]。

2.4 社会因素

学龄前儿童自我管理意识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被正向塑形,易受周边环境影响。国外一项研究显示,治安差地区女童看电视的时间是治安好地区的 4.8 倍。环境良好的社区能够减少儿童的屏幕暴露时间,并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助力儿童成长。

3 屏幕暴露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

3.1 屏幕暴露与儿童肥胖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社会物质供给体系发生结构性变革,在此背景下,儿童群体的生活方式与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焦点。研究表明,屏幕暴露时长与儿童肥胖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作用机制涉及能量摄入失衡、身体活动减少及内分泌紊乱等多维度病理过程。国内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吃饭时看电视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6],因为屏幕前的静坐行为会取代身体运动,儿童能量消耗减少,进而转化成脂肪,造成儿童肥胖。

3.2 屏幕暴露与儿童视力

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电子产品对人类的视力水平会产生影响是学术界公认的情况。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的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视力异常情况与电子产品使用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接触电子产品时间逐渐延长,导致其视力异常发生率呈明显递增趋势[7]。

3.3 屏幕暴露与儿童情绪和行为

孩童哭闹行为时常使父母,特别是祖父母辈束手无策,为了快速达到安抚效果,其选择用电子产品来替代人工安抚,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减轻儿童烦躁的情绪。已有研究证实,使用电子产品来安抚哭闹的儿童与儿童不良情绪反应之间存在正向关联,这也意味着如果家长频繁使用电子产品来安抚孩子,孩子将会长时间依赖“电子保姆”,儿童的情绪调节机会将减少,长此以往,儿童将难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可能出现情绪控制不良的情况。

3.4 屏幕暴露与儿童语言发展

学龄前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高度依赖于面对面的互动与环境刺激,而数字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正重构儿童早期的语言学习生态。一项基于儿童的电子产品使用和语言技能的研究表明,无论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内容和使用方式如何,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越长,18-36 个月儿童的语言技能越低。可能因为基于屏幕暴露的互动方式是被动的,不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尽管某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也可能是语言能力下降的危险因素。

3.5 屏幕暴露与儿童睡眠

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一项国外调查结果显示,高达 97% 的美国儿童卧室里都至少有一件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手机、视频游戏机),多数儿童认为睡前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为休息时间,但这实际剥夺了儿童的睡眠时间,同时睡前浏览的相关内容会带动儿童情绪变化,使得儿童睡眠质量下降。

4 讨论与展望

本研究浅析了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问题,发现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但当前研究多为横断面调查,缺乏前瞻性和跟踪随访研究,学龄期和青春期研究及脑功能影响相关的研究不足。未来需考虑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差异,开展本土研究,对比不同地区情况,提高社会关注度,进行健康教育,制定适合我国的干预策略,以减少屏幕暴露对儿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邹超逸,屠文娟,高月霞,姚昉&陆青云.(2024).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01),60-67.

[2]马芳,杨硕&杨万东.(2025).父母参与度、家庭环境、互动性限制与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的相关性研究——以西部五省区为例.早期教育,(04),51-56.

[3]贾祥瑞,赵翀,白海昕,李杨&彭龙颜.(2025).4~7 岁儿童屏幕暴露现状及其与问题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心理月刊,20(03),50-52.

[4]朱敏,张安慧,曹臻,李永霞,陶芳彪&郝加虎.(2017).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妇幼保健,32(04),833-836.

[5]王磊,左笑宇,董雷,孙蕾,陈云晓,伍晓艳...&于伟平.(2017).扬州市学龄前儿童视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38(04),505-508.

[6]黄婉平,陈甘讷,韦荣忠,刘云辉&吴穗琼.(2018).广州花都3373 名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6(01),67-70.

[7]阮芳&刘凌.(2022).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37(04),68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