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素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中的应用
金福花
吉林省龙井市龙井中学 133400
1 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生活化、富有争议性的教学主题能够有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青少年网络文化认知与行为引导"为例,在开展"数字时代生活场域"单元教学时,学生基于个人上网体验展开深入探讨,打破传统单向灌输模式,显著提高了课堂互动质量。
1.2 培育关键综合素养
思政课程的核心育人目标涵盖政治立场、理性思维、规则意识及社会参与等维度。通过组织主题研讨、观点交锋和实践探究等教学活动,有助于系统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技巧和公民意识。在"社会公正价值践行"专题中,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分组辩论等方式,不仅深化了对公平正义的认知,更培养了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社会公正的实践能力。
1.3 增强教学实施效果
在常规教育方式中,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通常较为肤浅。采用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引导学生针对特定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将抽象理论与现实情境相融合。以"公民基本权利义务"课程为例,通过设置"日常生活中隐私权保护与边界争议"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剖析具体事例,有助于他们更透彻地把握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增强运用所学处理现实问题的技能,进而显著改善课堂效果。
2 短视频素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1 兴趣引导聚焦法
通过短视频激发学生对道德法律教育主题式的教师授课兴趣,需要使用趣中用焦点策略,放映前清楚交代学生学习该课程研究的用途和目标。比如在教授“网络生活新时空”时,教师可以提出“看过这个电影后,的任务就是要谈谈互联网如何影响了的日常生活并且对如何正确对待互联网提出了意见”,使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问的问题意识;并且教师还要及时进行引导和暗示,使他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主题上。如若在影片过程中出现了网络诈骗的情形,那么教师就要教导学生明白其危险性和预防方式,电影看完后安排学生讨论,启发其把所学的知识联系到课题上,保证兴趣引导和主题指向的统一,避免其过多沉浸在影视趣味性中。
2.2 素材精准筛选法
针对初高中政治课堂中的 PBL 中大量繁杂的视频资料,教师应该构建一个视频选择系统,该系统按照课程内容的主题、目的以及学生认知程度设计选择标准并使用精准筛选手段,具体落实时教师应该首先明确教学的目标以及主题,在这个基础上,再选择匹配的教学视频的类型以及内容范围。
例如,在讲授“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白法有重要作用、违法的种类以及预防违法的行为方式,那就要选取一些法律常识的、违规行为的案例解析的等小视频。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要选择适合的他们接受程度的素材,避免因为过深或过浅的素材而影响了的学习效果。另外老师还要筛选出的这些资料,利用各种媒介渠道去搜寻信息并与之进行对比研究,保证其内容的准确、价值取向的正确、质量过关并满足教学要求。另外,可以对素材进行适度的删减处理,突出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的部分,更适于教学要求。因为社会热点的不断出现,与道法课相关的优质资源也会不断地更替。当有新的网络诈骗案、儿童权益保护等事件出现时,老师们就要快速把这样的视频纳入教材,并将其融入课堂中去,这样才能使得教学与时俱进,也能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家长和社会资源来收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案例视频,与学生生活相关更能激发学生的共鸣,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深度思考引导法
以利用短视频资源创设议题场景后,教师可以采用深思型教学手法将学生的浅层思维逐渐摆脱出来,对学生围绕议题进行批判性和辩证思考进行引导,可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实现这一目的。以“建设美丽中国”这堂课为例,可先用有关短片引导学生讨论:如问学生“片子中呈现了得的哪些成果?”,以指导学生对视频内容第一次整理、概括;然后可继续追问“这些成果对日常生活有哪些正面作用?”以便启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成果和生活的关联;最后,提出有辨析、有辨正的问题:“在实现这些成果路上还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又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困难和问题?”以引导学生运用多元视角看待问题,且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反馈、给予正确引导;也可及时矫正学生的谬误认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为了让主题更能被学生深度思考,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研究,让学生将自己划分为小组来就“如何解决成长期困难”等问题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在互动中发散思维、探索问题的本质。每个小组的成员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对不同领域进行信息收集,分别从科技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后进行意见总结汇报成果,帮助学生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辨证推理能力。此外,也可将历史、地理的知识融入道德法治方面的问题中进行学习引导,让学生将问题放置在更广阔的世界框架中进行思考。比如说在说到国家建设成功经验时,可以联想到历史课中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以及地理课中资源分配、区域经济关系的内容,能够跳出单一学科的限制,提升其交叉学科的学习深度与广度。
结论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来说,教师应该明白如何通过设置学生的兴趣并选择合适的素材对教学材料进行引导,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相应的主题,从而达到更好地应用视频素材的目的。这种在视频资源和议题式教学中的合作,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同时也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途径去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观念。以后也应当不断尝试改革,实现短视频资源优势的最大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议题式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艳.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J].教育界,2024(24):14-16.
[2]尹燕,郭佑萍.融合信息技术的道德与法治“三类四环”议题式教学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19):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