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从专升本现象浅论高职教育价值与产业需求的重构

作者

焦永杰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淄博 25500

“专升本热”现状刨析

当前,受高学历光环的影响,普通高职的学生大多都在追求专升本,为了能够升本成功,很多学生从入校就开始准备升本的课程,还会花一两万元去报专升本的辅导班,为了升本耽误了许多专业课的学习和高职期间的实践锻炼机会。高职院校,特别是学生的辅导员为了就业率,也都在鼓励学生升本。另一方面,许多想从高职院校招聘高级技术工人的企业,因大多数学生的升本而招聘不到高质量的高职学生,不得不改去招聘普通本科的毕业生,其实他们的岗位需求是面向普通的高职学生的。这种现象,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浪费。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全国专升本报考人数突破140 万,较2018年增长 210% 。在山东、河南等高考大省,部分高职院校专升本率甚至超过50% 。但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揭示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高职毕业生供需比达到 1:2.3,而传统商贸、文秘等专业毕业生却面临“毕业即失业”困境。

这种现象暴露出三个维度的问题:其一,学历崇拜形成认知惯性;其二,专业设置滞后产业变革;其三,培养模式脱离生产实际。

二、高职教育的定位分析

在深圳某智能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档案中,记录着这样一组对比数据:某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毕业生,经过 3 个月岗位适应期后,其设备调试效率达到本科毕业生水平;而同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财务共享中心的操作准确率,却比本科毕业生低 12 个百分点。这个案例揭示着职业教育的重要规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具有场景依赖性和实践累积性特征。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印证了这一规律。在巴登-符腾堡州, 83% 的青少年选择职业教育路径,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学徒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完成 70% 的学习任务。这种模式使德国青年失业率长期保持在 6% 以下,每百万人口拥有的隐形冠军企业数量是我国的 17 倍。

三、重构“三链融合”的创新实践

1.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动态调整的精准供给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改革颇具代表性。该校建立“产业需求监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区域重点产业人才缺口,2023 年新增智能装备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等专业,撤销文秘、商务英语等 5 个传统专业。改革后,毕业生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就业比例提升 41% ,起薪较改革前增长 38% 。

2.教学链衔接职业链:场景导向的能力建构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三真三化”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在真实生产环境(厂中校)、使用真实设备(教具即工具)、完成真实任务(项目即产品),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过程生产化、教学评价标准化。该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在数控机床操作岗位的适应周期缩短至 15 天,企业培训成本降低 60% 。

3.评价链倒逼创新链:多元协同的质量保障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五维评价”体系颇具创新性:引入企业导师评价(占 30% )、行业证书认证(占 20% )、技能大赛成绩(占 15% )、创新创业实践(占 15% )、学业考核(占 20% )。这种评价改革使毕业生获得专利数量增长 21% ,创业成功率提升 34 个百分点。

四、构建职业教育生态圈的制度保障

破解“升本热”需要系统性制度创新。首先,建立专业设置"红黄绿"牌制度,对连续三年就业率低于 85% 的专业亮红牌限期整改;其次,完善“ 1+X ”证书制度,将行业认证纳入学分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等值互认;再次,构建政校行企四方协同机制,如浙江省设立 10 亿元产教融合专项基金,支持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具有示范意义。该校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共建“鲲鹏产业学院”,企业投入 5000 万元建设 5G+ 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共同开发“鸿蒙系统开发”“云服务运维”等微专业。这种“双主体”育人模式使毕业生在 ICT 领域就业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高职前三, 92% 的学生进入大湾区数字龙头企业工作。

五、结语

当高职院校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将课堂搬到生产线上、将证书融入课程中,专升本热自然会回归理性。2025 年职业本科院校总数已达 60 所,专业点扩容至 7400 多个,标志着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深化。唯有构建“需求导向、产教融合、书证融通”的育人生态,才能让高职生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参考文献

[1]石伟平.(2020).《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路径》.职业技术教育,41(12),12-18

[2]徐国庆.(2021).《职业教育课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202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研究》.布鲁塞尔:EU-VE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