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的思考

作者

李睿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庆阳销售分公司 甘肃 庆阳 745000

引言

国有企业双重属性的特殊定位决定了党建工作必须深度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责定位,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融合机制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探索党建工作与企业战略决策、生产经营、人才建设等环节的融合路径,既是对传统国企管理模式的创新突破,更是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丰富发展。

1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理论基础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党组织在国企中的核心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体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执政党领导的辩证统一。现代企业治理理论为融合提供了制度框架,强调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优化决策机制,实现政治优势与现代管理方法的有机结合。组织行为学理论则从微观层面阐释了党建工作对企业文化塑造和员工价值引领的作用机制,党组织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动员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凝聚力和执行力。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党建与管理融合的知识基础,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在保证正确政治方向的同时提升经营管理效能。

2 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主要难点

2.1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协调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党建与经营管理“两张皮”现象,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机制尚未完全理顺。部分企业党委会与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模糊,导致决策效率降低或权责推诿。党建考核指标与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未能有效衔接,党建工作成果难以量化体现经济价值。此外,党组织在市场化竞争中的角色定位尚不清晰,如何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适应现代企业治理要求,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2.2 党建工作方式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部分企业的党建工作仍停留在传统模式,如理论学习流于形式、组织生活缺乏创新,未能有效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特点。党建活动与生产经营存在时间冲突,基层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党建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较低,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能。这种形式化、教条化的党建模式难以真正融入企业日常运营,导致党建资源投入与实际产出不匹配。

2.3 人才队伍与融合能力不足

国有企业既懂党建又精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党务工作者往往缺乏市场化思维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而业务管理者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又不够深入,导致双方在协同推进时存在认知偏差。此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在关键岗位上的示范引领效应尚未完全显现。人才梯队建设不足、培训体系不完善,进一步制约了党建与管理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3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的路径

3.1 治理结构层面的制度性融合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边界和工作程序。重点构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通过党委班子成员依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实现党组织作用发挥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规范党委会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建立决策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分类明确需要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的经营事项范围。健全决策执行情况监督机制,确保党组织意图在企业重大决策中得到体现和落实。

3.2 战略管理层面的价值引领融合

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融入企业战略规划全过程,确保企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建立战略制定过程中的政治对标机制,定期对照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检视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强化党组织在战略实施中的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形势任务教育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构建重大战略项目党建保障体系,在重点工程、关键任务中设立临时党组织。完善战略评估的政治标准体系,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国家战略等政治要求纳入考核指标。通过战略解码将党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具体经营目标和工作任务。

3.3 组织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融合

创新党管干部原则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实现形式,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双向培养制度,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标准。健全职业发展双通道,实现党务干部和业务干部的轮岗交流与复合培养。建立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培养体系,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有机结合。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把党建工作成效与经营业绩考核挂钩。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3.4 运营管理方面的过程嵌入融合

将党建工作要求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关键流程,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建立重点项目党建指导员制度,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驻点指导。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根据业务单元、项目团队调整优化党组织架构。推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做法,促进党员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建与业务联动机制,通过党建主题活动推动重点难点工作突破。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体系,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党建与生产经营双融双促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3.5 文化管理方面的价值理念融合

将国有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国有企业精神文化根基。弘扬国有企业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与企业家精神。创新企业文化载体建设,将党建元素融入企业 VI 系统和文化活动。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强化政治意识与市场意识的辩证统一。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将服务国家战略与追求经济效益有机结合。通过文化融合增强员工的政治认同感和企业归属感,为改革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结束语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探索与创新实践。通过建立健全融合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制度保障,必将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治理能力和经营水平。这种融合实践不仅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贡献了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蓝婷.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创新的融合策略[J].上海企业,2024,(08):21-23.

[2]宋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2024,(20):103-105.

[3]唐婧.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考核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2024 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2.

[4]张利.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相融合的思考[J].现代企业,2023,(11):79-81.

[5]张婧婧.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的思考[J].文化产业,2021,(0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