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薪酬公平性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机制

作者

董秀梅

身份证号码:652325********1823 830091

1 薪酬公平性的理论框架与维度划分

1.1 薪酬公平性理论

在当代组织管理里,薪酬公平性是影响员工工作态度与组织效能的核心要素。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员工权利意识增强,传统薪酬管理模式面临挑战,员工对薪酬公平性的敏感度和期望值持续提高。薪酬公平性不仅涉及个体经济利益,更深刻影响着员工的心理、工作动机与组织归属感。

薪酬公平性可理解为员工对自身薪酬与投入平衡关系的主观认知和评价,这基于员工对自身贡献、能力以及与他人比较的综合判断。Adams 的公平理论为其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指出个体通过比较自己与参照对象的投入产出比,来判断是否受到公平对待。若员工感知不公平,会产生紧张感并采取行动恢复公平。

公平理论经历了从简单分配公平到多维度公平认知的演变。早期研究聚焦于结果分配的合理性,随着理论发展,学者们认识到公平感知的复杂与多层次。现代公平理论将薪酬公平性分为三个核心维度:分配公平关注薪酬结果合理性,即员工对薪酬与贡献匹配度的感知;程序公平强调薪酬分配过程的透明规范,包括决策程序的一致、准确与可申诉;互动公平侧重薪酬管理中人际对待的尊重,体现在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的质量和态度上。

1.2 薪酬公平性的多维度测量框架

薪酬公平性作为一个复合性概念,需要通过多维度的测量框架来准确捕捉其内在结构。基于组织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薪酬公平性可以分解为三个核心维度: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

分配公平主要关注薪酬结果的合理性,即员工对其获得的薪酬水平是否与其投入相匹配的感知。这一维度涉及员工对薪酬数额、薪酬结构以及薪酬差异的公平性判断,反映了个体对最终薪酬分配结果的满意程度。程序公平则聚焦于制度执行的透明度,强调薪酬决策过程的公正性和规范性。该维度包括薪酬制度的一致性、决策程序的透明度、申诉机制的完善性等要素,体现了组织在薪酬管理过程中的程序正义。

互动公平关注沟通尊重程度,反映了管理者在薪酬沟通过程中对员工的尊重和关怀。这一维度涵盖信息沟通的充分性、解释说明的合理性以及人际交往的礼貌性等方面。在量表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结果反馈机制与决策参与度等操作性指标的构建,确保测量工具能够有效捕捉员工在薪酬管理各环节中的公平感知。

2 薪酬公平性对组织承诺的作用路径

2.1 直接影响机制:心理契约与满意度中介

薪酬公平性是组织管理核心要素,能通过多重路径直接影响员工组织承诺。基于社会交换与公平理论,它主要借助心理契约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完成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转化。员工感知到薪酬分配、决策程序及人际互动公平,能维持内在心理平衡,增强对组织的情感依附与责任认同。

心理契约满意度在公平感知转化为组织承诺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传导作用。员工对薪酬公平性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其对心理契约履行的期待。组织在薪酬分配中合理认可员工贡献,会让员工产生更强的心理契约满意感。这种满意感会强化员工对组织履行责任的认知,促使其将个人发展与组织长远利益结合,提升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水平。

工作满意度与公平感知、离职意向关联显著,这为理解薪酬公平性影响组织承诺的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在薪酬公平性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员工承诺的传导过程里,要充分考虑工作环境、领导风格、职业发展机会等潜在干扰变量的调节作用。这些环境因素可能放大或削弱公平感知对心理契约满意度的影响,进而改变最终的组织承诺结果。

2.2 间接调节机制:组织认同与信任的链式作用

薪酬公平性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并非简单直接,而是经由组织认同与组织信任构成的复杂调节机制,实现深层次心理转换。

组织认同是认知转换的关键枢纽,能把员工对薪酬制度的客观感知,转化为对组织整体价值体系的主观认同。员工感受程序公平时,会对薪酬决策流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对组织制度体系的认同,最终内化为对组织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

组织信任在互动公平与情感承诺间起重要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表现为对公平感知向情感依恋转化过程的放大或抑制。公务员群体研究显示,上级在薪酬沟通中的真诚性和开放性可增强员工组织信任,高水平的组织信任又能强化互动公平对员工情感承诺的正向影响。管理者在互动中展现尊重关怀,员工会基于信任将其解读为组织对自己价值的认可,激发更强烈的情感依恋。

组织认同与组织信任相互强化,形成链式作用机制,共同构成薪酬公平性影响组织承诺的深层心理路径。二者双向互动形成正向循环,为薪酬公平性向组织承诺转化提供稳定心理基础,让员工超越利益考量,形成基于价值共鸣和情感纽带的持久承诺。

3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借助问卷调查收集实证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技术,探究薪酬公平性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机制。研究遵循实证主义范式,通过客观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来检验理论假设。

数据收集采用分层抽样法,以保障样本代表性及研究结果外部效度。参照医学院校教师分层抽样方案,本研究以企业规模和行业类型为主要分层变量。企业规模按员工人数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三层;行业类型聚焦制造业和服务业,构建对比样本框架。此分层设计可控制组织特征对研究变量的潜在影响,提升研究结论普适性。

问卷设计采用复合量表结构,整合多个成熟测量工具保证信效度。组织承诺量表基于 Meyer 的三因子模型,含情感、持续和规范承诺三个维度,各维度设 6 个题项;薪酬公平性测量整合 Colquitt 的四维度量表,涵盖分配、程序、人际和信息公平。所有量表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赋值。

数据分析技术路线涵盖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为后续统计检验与假设验证搭建了系统性分析框架。

3.2 数据分析

本研究用 AMOS 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问卷数据。模型拟合度指标良好,卡方自由度比为 2.847,均方根误差近似值 0.068,比较拟合指数0.942,增值拟合指数 0.918,均达理想标准。

路径系数分析显示,薪酬公平性对组织承诺的直接效应系数为 0.394,在 0.001 水平上显著,证实其正向促进作用。心理契约满意度中介效应检验采用 Bootstrap 法 2000 次重复抽样,间接效应系数 0.187, 95% 置信区间[0.112,0.276]不包含零值,表明其部分中介作用。

借鉴酒店行业员工满意度研究框架,本研究还探讨了组织认同的调节机制。将样本按组织认同水平分高低两组回归分析,多元回归结果显示,高组织认同组薪酬公平性对组织承诺回归系数 0.521,低组织认同组为0.298,斜率差异显著。组织信任也有显著调节效应,其水平高时,薪酬公平性对组织承诺影响增强,验证了组织认同和组织信任的链式调节作用。这些发现为薪酬管理理论提供实证支撑,也为组织提升员工承诺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万迪昉,罗小黔,江方.国有企业员工薪酬公平感与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电力企业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08(11):4.

[2]田华,张海宇,李燕.临床护士工作绩效水平,绩效考核公平感及精神薪酬满意度现况调查[J].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2023, 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