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地铁信号系统维护中的应用探索
王健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力量,其高效、安全的运行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地铁信号系统是保障地铁运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的核心系统之一。然而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客流量的持续增长以及信号系统复杂度的提升,传统的地铁信号系统维护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地铁信号系统维护,能够实现对信号系统的实时监测、故障预测、智能诊断以及维护决策优化。
1 地铁信号系统概述
1.1 地铁信号系统的核心功能与组成
地铁信号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其核心功能在于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从安全角度来看,信号系统通过控制列车的运行速度和间隔,防止列车追尾、冲突等事故发生,确保列车在轨道上安全有序运行。在提升运输效率方面,信号系统能够合理安排列车运行计划,优化列车的启停和运行速度,实现高密度发车从而提高地铁线路的客运能力。
地铁信号系统主要由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联锁系统、轨道电路等部分组成,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是信号系统的核心,它又可细分为列车自动防护(ATP)、列车自动运行(ATO)和列车自动监控(ATS)三个子系统。ATP 子系统通过车载和地面设备的配合,实时监测列车速度,当列车超速或接近危险区域时自动实施制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ATO 子系统则根据 ATP 提供的安全速度信息和 ATS 下达的运行计划,自动控制列车的牵引、制动和车门开关,实现列车的自动驾驶,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节能效果;ATS 子系统主要负责对全线列车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管理,收集列车运行信息,生成列车运行时刻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联锁系统用于控制道岔、信号机和轨道电路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列车在车站和区间运行时的安全。轨道电路则通过检测钢轨线路上是否有列车占用,向信号系统提供列车位置信息,为列车运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1.2 传统维护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传统的地铁信号系统维护模式主要包括定期巡检和事后维修两种方式,定期巡检是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对信号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现设备潜在问题,但由于巡检周期固定难以适应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在巡检间隔期内设备出现故障而无法及时发现。同时定期巡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且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存在漏检、误检的风险。
事后维修则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是故障发生后才采取措施,无法提前预防故障,容易导致列车延误、停运等情况,严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秩序和服务质量。事后维修通常需要较长的维修时间,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在维修过程中可能对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影响,引发新的故障。随着地铁信号系统设备的日益复杂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维护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地铁运营对信号系统维护的高效性、精准性和可靠性要求。
2 智能化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智能化技术的定义与技术特征
智能化技术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的方式,使机器设备或系统具备感知、学习、推理、决策等能力,从而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运行的一系列技术的统称。智能化技术具有高度自动化、自适应、自学习和精准决策等显著特征。高度自动化体现在智能化系统能够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任务执行等工作;自适应特征使系统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变化,自动调整运行参数和策略,以保持最佳性能;自学习能力则让系统能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不断优化自身算法和模型,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精准决策能力确保系统能够基于实时数据和分析结果,快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2 关键技术模块的理论解析
物联网(IoT)是智能化技术的基础支撑,它通过各种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等设备,将物理世界中的物体连接到网络中,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在地铁信号系统维护中,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信号设备与网络相连,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电压等数据,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大数据技术则是智能化技术的核心,它能够对海量、复杂的数据进行高效存储、管理和分析。地铁信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列车运行数据、设备状态数据、故障记录数据等,大数据技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和趋势,为故障预测、维护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人工智能(AI)是智能化技术的关键,它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在地铁信号系统维护中,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训练模型,实现对设备故障的预测。
2.3 技术适配性:信号系统维护需求与智能化技术的匹配逻辑
地铁信号系统维护的核心需求包括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精准预测与诊断、维护决策优化以及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等。智能化技术与这些需求具有高度的适配性,物联网技术能够满足设备状态实时监测的需求,通过大量传感器的部署,实现对信号设备全方位、实时的数据采集;大数据技术可以对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设备运行规律,为故障预测提供数据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则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利用各种算法和模型实现故障的精准诊断和维护决策的优化。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故障预测模型,根据设备当前运行状态数据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故障特征进行识别,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借助智能决策算法,结合设备运行状况、维修资源等因素,制定最优的维护计划。
3 智能化技术在地铁信号系统维护中的应用场景
3.1 故障预测与诊断的理论框架
基于智能化技术构建的地铁信号系统故障预测与诊断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与故障预测诊断等环节。在数据采集阶段,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部署在信号设备上的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参数、环境数据等多源信息。这些数据具有量大、种类多、实时性强等特点,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去除噪声、填补缺失值、统一数据格式以提高数据质量。
在特征提取环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能够反映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特征的关键指标。在故障诊断方面,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对故障发生时的信号数据、图像数据等进行分析,通过识别故障特征,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准确诊断。在实际应用中,地铁道岔微机监测系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系统通过在道岔设备上安装多种传感器,实时采集道岔转换力、转换时间、动作电流、环境温度湿度等数据。这些数据被传输到数据中心后,经过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系统会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出道岔运行的正常规律。当数据出现异常波动,如转换力突然增大、转换时间延长等特征时,系统能基于人工智能算法训练出的模型,及时预测道岔可能出现的故障,如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滑床板锈蚀等,并进行精准诊断。
3.2 维护决策优化的逻辑路径
智能化技术在地铁信号系统维护决策优化中的逻辑路径主要包括维护需求分析、维护方案生成、方案评估与选择以及维护计划执行与反馈等环节。通过对信号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和故障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明确设备的维护需求,包括维护类型(预防性维护、纠正性维护等)、维护时间和维护内容等。
在方案评估与选择阶段,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从维护成本、维护效果、对运营影响等多个维度对生成的维护方案进行评估,运用决策模型选择最优的维护方案。当前地铁维护中还有其他智能化技术在助力维护决策优化。比如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它通过安装在轨道沿线、车站等区域的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信号设备的外观状态、列车运行情况等画面。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当发现信号机灯光异常、轨道上有异物等情况时,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将相关信息纳入维护需求分析。
3.3 技术应用中的安全与可靠性理论分析
在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地铁信号系统维护过程中,安全与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从数据安全角度来看,由于智能化技术依赖大量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必须采取有效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恶意攻击,确保信号系统运行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同时,为了保障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建立冗余备份机制,对关键的智能化设备和系统进行备份,当主设备或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换到备用设备或系统,保证信号系统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技术应用的可靠性方面,需要对智能化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例如,对故障预测模型进行大量的实际数据测试,评估其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维护决策系统进行模拟运行,检验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决策合理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故障应急处理机制,当智能化系统本身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响应,采取人工干预或其他应急措施,保障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运行。像地铁综合监控系统(ISCS),它整合了多个子系统的信息,包括信号系统、电力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在日常运行中,系统会不断进行自我检测和诊断,及时发现自身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故障,并进行修复。
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地铁信号系统维护中的应用场景,构建了故障预测与诊断的理论框架,分析了维护决策优化的逻辑路径,并探讨了技术应用中的安全与可靠性理论。研究表明,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维护模式的不足,提高地铁信号系统维护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信号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地铁信号系统维护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数据安全和维护过程的可信追溯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能应用于维护人员培训和远程故障诊断,提高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故障处理能力。同时,智能化技术与地铁信号系统的融合将更加紧密,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智能化维护系统,有望实现地铁信号系统维护的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任成龙.地铁隧道智能化施工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5,(05):155-157.
[2]郑涛.地铁信号系统维护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5,(09):131-133.
[3]李宁,徐帅,姚朋.地铁检修调度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与效果评估[J].汽车周刊,2024,(07):1-3.
[4]陈佳民.地铁信号系统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J].人民公交,2024,(12):55-57.
[5]谢晓宏.地铁信号系统中的智能信号功能分析[J].通讯世界,2016,(1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