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决策导向的护理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

侯睿 李欢 曹迎东 谢青青

郑州西亚斯学院 医学院 河南新郑 451150

中图分类号:D26.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健康中国 2030”战略的深入推进,护理学教育正从技能传授向“价值引领-能力本位-人文融合”的育人模式转型。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培养精湛技艺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护理人才。然而,当前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仍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评价体系碎片化,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却缺乏对“决策导向”的深度关注;其二,评价工具滞后,多沿用传统量化评分法,难以捕捉护理实践中“知-情-意-行”的动态转化过程[1]。为此,本研究针对护理学专业特性,以决策导向为理论框架,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1 医教协同育人视域下护理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的现状

医教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校与临床机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兼具专业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护理人才。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与专业融合的实践路径,在护理教育中承担着塑造职业价值观、伦理决策能力及人文关怀精神的核心使命。然而,当前护理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存在评价目标模糊、方法单一、反馈滞后等问题,制约医教协同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伴随课程思政由地方层面的实践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部署安排,学术界围绕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展开研究,且将理论研究成果积极应用教学中[3]。针对课程思政的研究,集中在课程思政的价值阐释、实施路径的探索及不同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等方面,而课程思政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

实践中部分高校意识到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然而在执行环节,仍暴露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方式片面等问题[4-5]。因此,针对护理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尤为关键。

2 基于决策导向构建评价体系应用于护理学课程思政的优势

2.1 背景评价注重决策导向性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速推动医学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现阶段,多数医学类思政课程的教学评价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表现、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考察不足[6]。为此,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需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科学辩证的世界观、批判性思考能力及创新素养,满足对课程思政的多元化需求。而决策导向的评价体系以“培养德技并修的护理人才”为核心目标,将思政教育细化为可量化的子目标,与护理专业核心能力形成映射关系[7]。

2.2 过程评价注重反馈与改进

运用决策导向模式,其“将前一阶段成果反馈至后续阶段”的特性,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持续优化,形成动态循环的发展闭环。在评价指标设计上“思政元素收集情况”与“思政内容占比合理性”的评估权重需重点考量;只有定位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挖掘医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并通过持续优化案例设计、搭建共享资源平台,才能释放医学课程自身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8]。

3 护理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路径设

3.1 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激励机制高校建设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从三方面推进:

组建专项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体系构建部署与调度,向二级学院分配任务并明确时间节点,督促落实责任。

设立专项激励机制:针对教师额外投入,按工作量给予科研奖励,平衡教学与科研压力。

强化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与学院年终考核,与绩效、评优直接挂钩,实施奖惩制度,对敷衍者通报批评,对优秀者通报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推动持续改进。

通过组织保障、经费激励与结果导向相结合,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见效。

3.2 成立“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要让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发挥效用,以二级学院作为基本单位,结合该学院的专业课程特点,由本学院教学督导进行统筹规划安排。专业课教师负责将各项要求落实,思政课教师则提供指导与协助,三方共同构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协作团队里,二级学院的教学督导由专家教授担任。在专业课教学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督导中致力于把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统一,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展开监督。

3.3 引入发展多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始于对“需求”的考量,需求涵盖两方面,一国家、社会、行业及用人单位等外部提出的需求;二遵循教育规律、基于办学思想、培养定位及内部产生的需求。评价中将评价主体聚焦于需求主体。引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场景多维化的三个“多元”评价体系,是在决策必然导向下,推动护理学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切实举措,该评价体系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决策导向的护理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研究中,构建较为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紧密围绕护理学专业特点与课程思政目标,以决策为导向,为护理学课程思政的质量提升提供依据。能及时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亮点。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方向,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敬源,吴亚静.外语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构——内涵、原则与实践路径[J].中国外语,2024,21(1):4-11.

[2]张明,王严淞,徐亚楠,等.体育专项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模型与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47(11):113-123.

[3] 胡洪彬. 迈向 课程思 政教学 评价的 体系架 构与机 制[J]. 中国大 学教学,2022,(4):66-74.

[4]王郢,吕灵慧,魏仁吉,等.“TCA”课程思政模式的育人评价量规体系构建及应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5,41(1):53-67.

[5]许天阳,唐秋竹,徐岩,等.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一流中药学人才——以《药品检验实训》课程建设为例[J].应用化学,2024,41(11):1656-1660.

[6]李艳.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3,(7):169-174.

[7] 王桂云. 高校课程思政元素体系梳理与融入评价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22,(Z3):35-37.

基金项目: 2024 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医教协同育人视域下基于决策导向模式的护理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 2023JGYB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