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在粉砂土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郑伟文
茂名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广东省茂名市 525000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压实度是衡量路基填料被压实程度的关键指标,对路基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各种路基材料中,粉砂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材料,由于其最佳含水量范围窄,控制难度大,压实效果不易把握,常因压实度不足而使路基变形,进而影响公路寿命[1]。检测路基压实度的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等多种,其中灌砂法应用广泛,检测精度较高,但检测操作难度较大,检测速度较慢[2]。为了有效控制粉砂土路基质量,对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本文进行了研究。
1 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原理与方法
1.1 检测原理
利用粒径 0.30~0.60mm 或 0.25~0.50mm 的清洁干燥量砂置换试洞中的填料,通过测量试洞容积和填料含水量,就可以计算出试洞中填料的干密度,进而推算出路基的压实度[3]。置换是利用量砂以设定高度和流速落到挖好的试洞中,量砂就会等体积置换试洞中的填料。
1.2 检测方法
1.2.1 准备工作
准备灌砂筒、量砂、标定罐、基板、天平、玻璃板、直尺、铝盒、烘箱、小铲、凿子、铁锤、毛刷、水平尺等设备工具。选择有代表性的测试点,清理表面浮土杂物。放置基板在测试点上并固定。
1.2.2 储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质量标定
将灌砂筒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开阀门放出里面的砂,砂停止流出后关闭阀门,称取灌砂筒和砂的总质量(
)。在灌砂筒下部放一块基板,开阀门让砂流入基板圆孔内,砂停止流出后关闭阀门,称取灌砂筒和剩余砂的总质量( m2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质量m∗/μ=m1-m2< 。
1.2.3 量砂密度标定
用 20% 清水校准标定罐容积 (V )。在灌砂筒内填充量砂,下面放置标定罐,使量砂流入标定罐内,称量标定罐填充量砂前后质量差为量砂质量( ),量砂密度 。
1.2.4 现场测试
在路基上随机选取检测点,用毛刷清扫表面,划出试坑范围。放置基板,并将灌砂筒放在基板中心孔上,灌砂筒内装有量砂( ml )。打开阀门,让量砂流入基板中心孔内。量砂停止流动后关闭阀门,取出灌砂筒,称取储砂筒中剩余量砂质量( m5 )。拿走基板及残留量砂,用毛刷清扫干净。再放回基板,并沿基板中心圆孔向下垂直挖掘试洞,洞直径与灌砂筒直径一致,深度等于压实层厚度。挖出的土样放入铝盒中,称取质量( mw )。从挖出的土样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装入铝盒,称取铝盒 + 湿样重后放入 105~110∘C 烘箱中烘干 24 小时,再称取铝盒 + 干样重,可计算湿土样的含水率( w )。将灌砂筒装满量砂至要求质量( ml ),再将其固定在试洞上方,打开阀门让量砂流入试洞。砂停止流动后,关闭阀门。取走灌砂筒,称取灌砂筒和剩砂质量 (m5) )。
1.2.5 计算

2 灌砂法在粉砂土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2.1 概况
公路项目全长约 9km ,主要为粉砂土路段。因粉砂土作为路基填料压实困难,故对土的工程性质、压实特性等进行了研究。
2.2 土的工程性质
筛分法试验的土颗粒分布如下: 5mm 筛通过率为 100.0% , 2mm 筛通过率为 97.0% , 1mm 筛通过率为 80.2% , 0.5mm 筛通过率为 69.6% ,0.25mm 筛通过率为 58.5% , 0.074mm 筛通过率为 43.9% , 0.05mm 筛通过率为 42.0% , 0.005mm 筛通过率为 12.2%,0.002mm 筛通过率为 6.5% 。物理、水理性质试验结果如下:天然含水率为 22.1% ,液限为 46.6% ,塑限为 32.8% ,塑性指数为 13.8,自由膨胀率为 5% ,比重为 2.615 此土为典型粉砂土, 0.25~2mm 颗粒占比低,颗粒骨架效应弱,且天然含水率高,碾压时较易形成“弹簧土”。
2.3 土的压实特性
通过击实实验测得此土最佳含水率为 10.6% ,最大干密度ρc=1.82g/cm3 。最佳含水率远低于天然含水率,故需强制翻晒降水,才能达到 95% 以上的压实度。但低含水率碾压,颗粒间润滑不足,易形成表层松散、内部块状结构,难以达到设计压实度。
2.4 压实度检测
2.4.1 设备与材料准备
灌砂筒选用 Φ150mm 筒。量砂采用 0.25~0.50mm 的石英砂。称量设备分别选用量程 gtrsim10kg (精度 0.1g )和量程 ⩾500g (精度 0.01)的电子天平,前者用于称量砂和土,后者用于含水率测试。标定罐采用内径 150mm 的金属罐。基板边长 400mm ,中孔 Φ150mm 。其他设备见本文 1.2.1 小节。
2.4.2 储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质量标定按本文 1.2.2 标定锥体内砂质量。重复 3 次取平均值得 m##:=673g 。
2.4.3 量砂密度标定
按本文 1.2.3 小节标定量砂密度。其中 V=2650cm3 ,重复 3 次取平均值得 ρs=1.45g/cm3 。
2.4.4 现场测试
随机选取测试点,每 1000m2 不少于 3 个点。本例选择 3 个测试点,命名为测试点 1、测试点 2 和测试点
各测试点清扫干净,将基板固定于测试点。垂直挖掘试洞,直径 150mm ,深度 150mm 。挖出试洞中土,测量湿土质量。从湿土中随机取样 20~30g 装入铝盒,测量含水率。随后安装灌砂筒、基板等,灌砂操作,获取灌入试洞中量砂的质量。本例中,测试点 1、测试点 2 和测试点 3 的试洞中挖出湿料质量分别为 5150g 、 5300g 、 5050g ,测出含水率分别为 10.9% 、 10.6% 、9.8% ,试洞中灌入量砂质量分别为 3900g 、 3950g 、 3800g ,计算试洞体积分别为 2689cm³ 、 2723cm3 、 2620cm3 。
2.4.5 计算密度和压实度
按本文 1.2.3 小节公式计算湿密度、干密度和压实度。本例中,测试点 1、测试点 2 和测试点 3 湿密度分别为 1.92g/cm3 、 1.95g/cm3 、1.93g/cm3 ,干密度分别为 1.73g/cm3 、 1.76g/cm3 、 1.75g/cm3 ,压实度分别为 94.9% 、 96.7% 、 96.4% 。
2.4.6 结果分析
测试点 2 和测试点 3 压实度均高于设计要求( ⩾95% ),表明碾压效果良好;测试点 1 略低于标准,存在局部压实不足问题。应加强翻晒,增加薄弱区域碾压遍数,并在翻晒后实时监测含水率。对于碾压工艺,尽量重型振动压路机,合理确定碾压参数,以改善粉砂土压实性能。
3 结语
粉砂土黏粒含量较低,对含水率极为敏感,作为路基填料压实有一定困难。本文案例表明,优选翻晒、碾压工艺,多数测试点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但也存在局部含水率控制不当导致压实度略低的结果,应加强含水率控制、规范检测流程,以确保粉砂土路基压实质量符合公路工程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洋.灌砂法在粉砂土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2024(7):22-25.
[2]李丙桥.不同压实度检测方法在道路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2(36):55-57.
[3]严耀国.灌砂法在公路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中的应用[J].大科技,2024(4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