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操作与实践探索

作者

江月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育改革的晴雨表,直接反映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面临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多元化评价的转型与发展,其操作与实践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浅谈一二。

一、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新理念

1.多元评价。教学评价要坚持素养导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知识的情况,更要重视对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考查[2]。所以,评价应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美术素养。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运用是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创新的重要一环,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作用。

2.多主体评价。让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参与进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美术素养。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的引入,构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体系。例如,通过“小小评论家”活动,学生可以相互点评作品,这种同伴间的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鉴赏能力,还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取长补短,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3.过程与结果并重。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评价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3],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在这种评价方式下,教师不仅关注学生最终的作品成果,更加重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从单一的技能考核转向对学生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二、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操作与实践

(一)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目标。在实施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时,首先应明确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除美术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包括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意表现、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美术素养。通过明确评价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要求。

2.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制定是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关键环节。评价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和公正性,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美术素养。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发展需求,根据课程目标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多元化评价标准。

3.选择评价方法。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作品评定、口头评价、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教师应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立多元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参与,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实施评价活动

1.学习过程评价。在课堂上进行观察评价,记录学生的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专注度、合作能力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袋,通过随堂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进行持续跟踪和细致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老师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持续改进,并在课程兴趣度上下功夫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吸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2.创作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能力:如使用不同的材料、运用新的技能技巧等;记录学生的合作与互动情况,如是否愿意与他人分享材料、交流创作思路等。通过对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专注度、兴趣度,评估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创作过程评价能及时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3.作品展示评价。让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作品进行多元评价。评价内容可包含作品的技巧运用是否得当,如画笔的控制、颜色的搭配等;考量作品的完成度和细致度,如画面的整洁、细节的表现等;分析作品是否具有创意和想象力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说出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鼓励学生反思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如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等。通过自我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创作态度。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品,学会从他人的作品中寻找优点和灵感,提供机会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他人评价与互动,让学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作品和成长。

三、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操作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评价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还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等。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未来教学中可将进一步思考如何建立完善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3-4.

[2]汪美娟.教育理念校本表达的价值逻辑及实践策略[J].教育评论,2023,(12):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