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招投标预算编制中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冯丹
抚顺市天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抚顺 113006 身份证号:210123199105203242
引言
建筑施工招投标预算编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确定工程造价、选择中标单位的重要依据,还关系到项目成本控制、资源分配以及最终的效益实现。在实际的招投标预算编制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深入研究建筑施工招投标预算编制中的挑战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施工招投标预算编制的理论基础
1.1 招投标预算编制的核心概念界定
招投标预算编制是指在建筑施工项目招投标阶段,根据工程项目的相关文件、技术资料、市场信息等,对项目所需的全部费用进行预先计算和确定的过程。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合理确定项目从筹备到竣工交付全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管理等各项费用,形成反映项目预期成本的文件。这一概念强调预算编制的前瞻性与系统性,既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特征,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和行业规范。从本质上看,招投标预算编制是连接项目设计与施工的桥梁,是投标方制定投标策略、发包方评判投标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招投标活动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1.2 招投标预算编制的流程与参与主体分析
招投标预算编制的流程通常包括前期准备、具体编制、审核调整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项目相关资料,如招标文件、设计图纸等,为预算编制提供基础数据;具体编制阶段则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一定的计算规则和方法,对分部分项工程费用、措施项目费用、其他项目费用等进行逐项计算,汇总形成初步预算;审核调整阶段是对初步预算进行全面检查,核对是否准确,根据审核结果进行修正。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发包方、承包方、咨询机构等,发包方负责提供项目相关资料并对预算进行审核,承包方作为投标主体进行具体的预算编制工作,咨询机构则可受委托为双方提供专业的预算编制或审核服务,各方在流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2 建筑施工招投标预算编制的主要挑战
2.1 预算编制依据的不确定性问题
预算编制依据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方面,设计文件的深度不足会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可靠基础。部分工程项目在招投标阶段,设计图纸可能存在不完善、细节不明确的情况,这使得编制人员在计算工程量时难以准确把握,只能依靠经验进行估算,从而增加了预算的误差。另一方面,市场价格波动也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宏观经济政策、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在预算编制时,编制人员需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价格走势,但市场变化的复杂性往往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价格存在偏差,进而影响预算的准确性。政策法规的调整也可能使预算编制依据发生变化,如税收政策、计价规范的更新。
2.2 编制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困境
信息不对称是建筑施工招投标预算编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不同承包方之间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异。发包方作为项目的发起者,通常掌握着项目的核心信息,如项目的真实需求、资金状况等,但在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出于保密或其他目的,未能将全部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给承包方,导致承包方在预算编制时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而承包方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可能会隐瞒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信息,使得发包方难以准确评估各投标方预算的合理性。不同承包方之间由于信息隔绝,无法了解竞争对手的报价策略和成本构成,容易出现盲目报价的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影响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还破坏了招投标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 招投标预算编制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完善预算编制依据的标准化路径
完善预算编制依据的标准化,首先应加强设计文件的规范化管理,要求设计单位在招投标阶段提供深度符合要求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明确建筑结构、材料规格、施工工艺等细节,确保编制人员能够准确计算工程量。可建立设计文件审查机制,由专业机构对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用于预算编制。其次建立稳定的价格信息发布机制,行业主管部门或专业机构应定期收集和发布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人工等价格信息,形成动态的价格数据库,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价格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为编制人员提供可靠的价格参考,减少因价格波动带来的预算误差。
3.2 构建信息共享机制的框架设计
构建信息共享机制需要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该平台应涵盖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各个阶段的信息,实现发包方、承包方、咨询机构等参与主体的信息互通。发包方需在平台上及时发布项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公开信息,确保所有投标方能够平等获取;承包方可在平台上提交疑问,发包方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解答,并将解答结果公开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同时要建立信息审核与保密制度,对平台上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要明确保密范围和期限防止信息泄露。还可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和安全性,实现信息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
3.3 强化预算编制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强化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能力应从培训体系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入手,在培训体系方面定期组织编制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内容包括预算编制的理论知识、最新的政策法规、计价规范、信息技术在预算编制中的应用等,通过系统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同时邀请行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进行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使编制人员能够借鉴实际操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锻炼方面,建立轮岗制度,让编制人员参与到工程项目的不同环节中,如设计交底、施工现场管理等,熟悉项目的实际情况,加深对施工工艺和流程的理解,从而在预算编制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项目需求。还应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作为考核指标,激励编制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结语
建筑施工招投标预算编制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预算编制依据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通过完善预算编制依据的标准化路径、构建信息共享机制的框架设计以及强化预算编制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策略等对策,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招标人、投标人、造价咨询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等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素质,从而保障建筑施工招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继. 建筑安装工程投标预算编制及报价要点分析[J]. 江西建材,2023,(04):366- 368.
[2] 陈乔. 投标预算的准确性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分析[J]. 房地产世界,2022,(06):76- 78.
[3]吕淑萍.建筑工程招投标施工预算财务管理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4):132-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