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淬火铸军魂

作者

侯波 徐子力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粤西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中心 肇庆

江战役纪念馆时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1〕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同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样,1950年3-4 月份的琼州海峡渡海作战,地方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扬“小船划出来”的革命斗争精神,千方百计筹集船只、想方设法踊跃支前、不惧牺牲参军参战,同仇敌忾成功渡海,创造了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以台湾岛、舟山群岛、海南岛为“岛链”,构成海上封锁中国大陆的图谋。“小船划出来”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巨大威力。热血铸就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激励新一代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这一战役不仅创造了“木船打兵舰”的战争奇观,更彰显了解放军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军魂精神。本文以《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和《木船打兵舰》为基本素材,从战役决策、战术创新和精神锻造三个方面,诠释“小船划出来”解放海南岛军魂的形成与表现,探究其对新时代强军建设的启示意义。

一、军魂是“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的强大力量

什么是军魂?军魂就是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核心,就是将士信仰、意志、作风和战力的集中体现。在中华文明中,“魂”被视为决定事物本质的精神内核,《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军事与精神信仰并列,可见军魂自古就被视为军队战力的源泉。近代以来,从南昌起义到万里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人民军队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淬炼出特有的军魂品质。

毛主席曾说过,要过河首先就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解放海南岛难就难在解放军没有战舰、飞机,装备极端落后,只能靠木船和敌舰硬拼,相当于蚊子打飞机,小孩打大力士,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生死较量。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一场登陆作战,要想取胜,那真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相当于开一个国际玩笑。就是按照常规军事理论,这种条件下的渡海作战几乎不可能成功。但是,解放军却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军魂的力量。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不畏强敌的战斗意志、灵活机动的战术智慧和军民一家的团结精神。这四个方面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军魂的完美体现。

事物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的军魂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军魂精神的延续和发展。井冈山斗争培育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长征路上锤炼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意志,抗战烽火锻造了持久战的智慧,这些精神基因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得到了新的升华。正如时任第 15 兵团司令员的邓华所说:“我们靠的不是武器,而是革命战士的忠诚和智慧。”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军魂的本质。

二、军魂是“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的决策彰显

“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的决策过程充分体现了解放军指挥员的政治勇气和战略智慧。解放军进行广西战役,围歼白崇禧集团时,中央军委和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就已经考虑到进行海南岛战役。当时,中国大陆基本解放,但海南岛仍被国民党重兵据守。中央军委面临艰难抉择:是等待建设强大海军后再渡海作战,还是以现有条件尽快解放海南岛?前者稳妥但耗时,后者风险大却符合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最终做出了“趁敌立足未稳,尽早解放海南”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本身就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

(一)“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具体方案制定展现了灵活务实的军事智慧

解放军面对没有军舰、没有渡海作战经验的实际困难,第15 兵团创造性地提出了分批偷渡与大规模强渡相结合的战役构想。先以小部队秘密渡海,与琼崖纵队会合,潜入虎穴侦察,积蓄力量;待条件成熟再主力强渡,里应外合。这一方案打破了渡海作战必须一次性投入主力的常规思维,展现了灵活务实的军事智慧。时任政委的赖传珠在战前动员中说:“我们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这句话道出了决策背后的精神支撑。

(二)“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指挥员们灵机应变能力闪耀着军魂的光芒

“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开始实施,当第一批偷渡部队因风向变化偏离预定登陆点时,解放军指挥部不是机械地要求按原计划执行,而是根据实际战况果断调整后续部署,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挥作风。在主力强渡过程中,面对国民党海军拦截,前线指挥员大胆采用木船近战夜战战术,发挥解放军木船近战夜战的长处,攻击敌人的短处。这些决策细节无不闪耀着军魂的光芒-既坚持原则性,又富于创造性;既尊重客观条件,又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军魂是“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创造的“木船打兵舰”的生动体现

“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创造了难以置信并具有传奇色彩的“木船打兵舰”战例。对比一下:军舰炮火强大、装甲坚固、防御好、速度快、给养足。相反,木船简陋、防御差、速度慢,谈不上什么给养保障。解放军用这样的木船和国民党的军舰打无疑是不知深浅、以卵击石。但是,解放军第15 兵团的将士们通过一系列创新战术,活生生把这种不可行变为可行。

首先,将士们充分发挥木船吃水浅、数量多的优势,选择暗夜和复杂水文条件行动,避开敌军主力舰的巡逻区域。其次,将士们发明了“船上火炮”—在木船上加装陆战火炮和重机枪,虽然牺牲了稳定性,却获得了意外火力。再次,将士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采用狼群战术,以多艘木船围攻一艘军舰,近距离投掷手榴弹和炸药包,使敌舰火力优势难以发挥。最后,利用渔船外观迷惑敌人,常常在敌军误认为是渔民时突然发起攻击。这些都是解放军用“木船打兵舰”,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不怕牺牲、不畏强敌、敢于亮剑、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写照。

当橹桨划破琼州海峡的夜色,当小木船在炮雨中冲向对岸,“小船划过去”的壮举早已超越了军事行动的范畴,成为淬火铸军魂最生动的注脚。那不是简单的渡海,而是一支军队在绝境中用信仰加热、用意志锻打、用行动冷却的完整淬炼过程。“小船划过去”的每一道水痕,都刻着军魂从熔炉到利刃的印记。当“小船划过去”的呐喊刺破琼州海峡的晨雾,当木船的橹桨与军舰的炮口在破浪中对峙,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早已超越了军事行动的范畴——那是 一场军魂在绝境中淬火成钢的壮阔实践。淬火铸军魂的深层逻辑恰在“小船划过去”的壮举中得到最生动的注解:正是无数平凡生命在信仰的熔炉中燃烧、在意志的锻打下冲锋,才让看似不可能的跨越,成为军魂最耀眼的勋章。

“小船划出来”的决心,是军魂在信仰熔炉中加热的起点。面对木船打兵舰的天方夜谭,面对北方兵不知水性的天然短板,解放海南岛的渡海大军从未动摇。雷州半岛的滩涂上,战士们抱着木板在浅滩扑腾,用玉米秆模拟海上战术,甚至把木桶绑在身上练习漂浮—他们或许算不清潮汐的规律,却笃定解放海南岛的信仰坐标。这种在绝境中不脱色的信念恰如金属淬火前的高温熔炼:当个人生死让位于解放海南岛的使命,当眼前困难臣服于解放海南岛的理想,军魂的“坯料”便在信仰的烈焰中去除了犹豫怯懦的杂质,只留下纯粹的精神内核。

“小船划过去”的勇气,源于信仰在绝境中的高温熔炼。1950 年初的雷州半岛,解放海南岛的命令如重锤击下,摆在前面的却是近乎无解的困局:没有像样的渡海工具,战士多为北方子弟见水晕,而国民党军凭借军舰、飞机构成的伯陵防线号称固若金汤。在“木船能打过军舰吗?”质疑声中,官兵们却在滩涂上开始了土法练兵。

“小船划过去”的冲锋,是军魂在意志锻打中塑型的关键。1950 年 4 月的琼州海峡上,炮火把海面炸成沸腾的汤锅,而小木船的橹桨从未停歇。有的船被打穿了洞,战士们就用身体堵住缺口继续划;有的船工牺牲了,战士们接过橹桨在血水中前行;有的船偏离了航向,却始终朝着有枪声的方向冲锋。这不是盲目蛮干,而是意志在极限状态下的锻打:就像铁匠反复锤击烧红的铁块,每一次与风浪的搏击,每一次对死亡的蔑视,都在为军魂增加硬度。当“划过去”成为超越一切的指令,当集体胜利盖过个体疼痛,小木船划出的轨迹,已然是军魂在血火中定型的轮廓——它证明:真正的军魂,从来不是温室里的盆景,而是在最残酷的锻打中逼出韧性的锋芒。

四、军魂是军民鱼水情深的社会根基

“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中效仿刘、叶歃盟,军民誓饮鸡血酒的景象是军魂得以形成和发挥的社会根基。《木船打兵舰》书中记载:一切准备就绪,符必玖政委作战动员,号召船工配合部队攻打涠洲岛。船工们座谈时,船工组长王大爷气愤地说:“国民党反动派欺压咱老百姓,不是打就是骂,把咱们的渔船抢到涠洲岛,符政委要我们配合打涠洲岛,这正是咱们报仇的好机会。”一位船工抢着说:“解放军可是咱们穷人的队伍,租船给租金,干活给工钱,买卖公平,解放军是咱们穷人的部队,打涠洲岛咱们能不帮忙吗?!”船工黎七非常激动地说:“大家都知道,我家的房子被国民党飞机炸毁,是解放军帮我重新安的家,又给救济金,这样的大恩大德能不报吗?解放军曾提出要大家替我报仇,这次报仇的机会来了,战士们有人表决心写血书,我提议:为表达我们的决心,还用老办法,和解放军同饮‘鸡血酒’”!船工们性情豪爽,讲义气,纷纷表示用意。此事提出后,徐国夫、刘光涛等研究,认为船工们的决心应该尊重和维护,何况红军时期,刘伯承就曾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盟誓,共同对敌。领导批准后,他们在海边摆下香案,宰鸡滴血酒中,军民同饮后,船工们庄严宣誓:“不把大军送上岛,绝不回头!”〔2〕战役准备期间,广东、广西沿海数万渔民踊跃支援,不仅提供船只,还亲自担任舵手和领航员。许多渔民家庭把赖以生存的唯一渔船献给部队,有的甚至祖孙三代一同参战。这种“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的感人场景,是军民鱼水情深血肉相连的生动写照。

“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中琼崖纵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冯白驹同志领导的琼崖纵队,这支革命武装在海南岛坚持斗争 23 年。当他们接到第 15 兵团领导层的指示后,立即行动起来,派纵队参谋长符振中同志偷渡过海,向兵团首长汇报情况,并提出他们的建议。在我军渡海准备阶段,琼崖党和琼崖纵队还从海南岛偷偷地渡过海峡,送过来干部和水手及领航人员约 100 名,其中有一些就是沿海岸的地下党员,还送船只 70 余艘渡海来迎接大军。〔3〕他们不仅为主力部队渡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接应。他们还建立秘密登陆点、筹备粮草物资、组织担架救助队、派出熟悉地形的向导引导登陆部队行动。当首批偷渡部队登陆后遭遇围剿时,琼崖纵队和当地群众冒死掩护,使这支火种得以保存。1980 年 3 月,为纪念海南岛解放 30周年,在《雄师飞渡天险踏破“伯陵防线”——回忆海南岛战役》一文中写道:“他(冯白驹)率领琼崖纵队坚持二十多年的斗争,最后以强有力的配合接应,协同渡海大军圆满地完成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任务。”〔4〕正如邓小平总结的“海南岛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五、“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锻造军魂的现实意义

“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我们赢了,这一事件已成历史,然而,“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锻造的军魂精神对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精神力量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我们靠“小米”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我们靠“小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我们靠“小船”划出了渡江战役和解放海南岛战役乃至全国的胜利。我们经历了有没有“小船”、会不会“划小船”,敢不敢把“小船”划出来直至能不能把“小船”划过去,实现我们目标的全过程。在新形势下,虽然武器装备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木船打兵舰的历史经验并未过时,我国的安全环境复杂多变,我们仍需发扬“小船划过去”木船打兵舰的决心、勇气、坚韧和智慧。

其次,以我为主,变被动为主动。正如当年用木船打败兵舰一样,今天我们也可能面临“非对称”作战环境。举目世界,敌对国家对我们发动舆论战、病毒战、科技战、金融战、贸易战等,周边小国蠢蠢欲动,俄乌战争打得难分难解,中东形势更加混乱。这就需要发扬军事民主,鼓励战术创新,找到克敌制胜的新路径。

第三,军民融合发展仍是现代国防和强军的发展方向。国防现代化不仅是军队的事,更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小船划过去”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军队打主力、人民作保障的模式,需要代代相传。

结语

“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战役是一座锻造军魂的丰碑,它用木船打兵舰的战史传奇,昭示我们军魂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核心和保障。这场战役告诉我们,真正的军魂包含四个核心要素:听党指挥的忠诚品格、敢于亮剑和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指挥艺术和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群众路线。它们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负责任大国,负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和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责任担当,在强军路上,虽然作战形态、武器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淬火铸就的军魂的本质没有变也不能变。我们要从“小船划过去”小船划过去解放海南岛等经典战例中汲取精神力量,将历史荣誉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让军魂在强军实践中不断淬炼升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杂志:2021(7)

2〕木船打兵舰.陈彻著,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年版,第136-137 页。

3〕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杨迪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年版,第24〔4〕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杨迪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年版,第258 页。

2025 年度"粤西红色文化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从渡江到渡海胜利:"小船划出来"的革命精神弘扬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GYKyxhswh2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