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

陶然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引言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为我校建筑工程专升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解 PKPM 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应用。本课程涉及多门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与综合性,教学模式采取理论 ⋅+ 实践模式。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准备,另一方面是为学生后续毕业设计打下基础[1][4]。

1 教学现状[2-3]

本课程为专升本学生第一学期课程,共 32 个课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结构建模、SATWE 有限元分析、基础设计、结构施工图绘制等,教师需对相关内容进行操作演示及讲解,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在机房进行实操练习,独立完成简单的工程建模、计算分析及施工图绘制。针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图 1 PKPM 界面

1.1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专升本学生中,一部分是建筑工程专业背景(本专业学生),另一部分则是非建筑工程专业背景(跨专业学生),这种差异性导致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能力、结构力学基础以及对软件学习的兴趣上存在较大差异,对相关知识接受程度不一致,导致教学难度增大。

1.2 教学内容缺乏实践

受学时学情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更偏重 PKPM 操作演示,如结构建模流程、SATWE 分析流程、基础设计流程等,对相关参数选取、构件尺寸选取、计算原理、结构分析等内容都是简单讲解。因此学生只会根据图纸进行简单建模,不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合适构件尺寸,设置计算参数,相关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难以快速上手。

2 教学改革探讨

2.1 举办 PKPM 结构设计比赛[3]

以学院为主体,每年举办 PKPM 结构设计比赛并设立奖项,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对PKPM 软件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规范、实操视频等,查漏补缺,更好的掌握 PKPM 软件的操作及应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2.2 专业课与实践课融合[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建筑工程专升本专业选修课,毕业设计为建筑工程专升本专业实践课,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因此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毕业设计为依托,引入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毕业设计--结构设计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以组为单位接收任务书,根据任务书,指导学生正确选择结构类型,查阅相关规范,确定荷载参数、地震参数等相关内容,进行结构建模并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适当调整结构构件尺寸及布置方式,使其满足规范要求,并符合经济性要求。计算完成后,结合CAD 软件进行结构施工图绘制,包括结构平面图、构件配筋图、基础平面图等,保证图纸规范性,提高绘图效率,为后续毕业设计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图2 SATWE 参数设置

2.3 因材施教

建筑工程专升本学生具有不同专业背景,本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等。对 PKPM 软件的应用有一定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性操作经验,甚至部分学生接触过此软件或类似软件,有一定的理论(实操)基础。而跨专业学生缺乏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对 PKPM 软件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流程较为陌生。学习过程中需要补充更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首先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本专业学生重点讲解 PKPM 软件的高级功能和应用技巧,如复杂结构的建模与分析,安排其参与复杂任务。跨专业学生提供基础知识补充,如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荷载类型等。从简单任务入手,如简单框架结构的建模与分析。其次采取任务驱动法,通过实际任务提升综合能力: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多个任务,如简单结构建模、结构分析、结果查看和施工图绘制等。每个任务都包含操作步骤和理论解释,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根据学生特点分配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身优势。

图 3 PKPM 案例练习

3 结束语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涉及内容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毕业设计及今后工作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专业实践课融合、举办相关比赛、因材施教等建议。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方方,朱焕光,薛娜.PKPM 软件从学习到应用的教学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01):112-114.

[2].郑建波.基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PKPM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217-218.

[3]. 蔡 雪 霁 .PKPM 软 件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探 讨 [J]. 现 代 物 业 ( 中 旬刊),2020,(07):180-181.

[4]郭培成.浅谈如何解决 PKPM 软件在框架结构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J].四川建筑,2023,43(03):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