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现存问题及发展思路分析
任亮
新疆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公司喀和分公司 新疆喀什市 844000
1 加强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现实意义
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中,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具有基础性地位,其有效性体现在保障党的领导地位,还在于贯通组织体系及思想体系,有助于统一企业制度执行的发展方向。党建政工作为组织保障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规范管理流程、优化决策机制、提升队伍稳定性。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有利于形成清晰的价值导向,进而增强企业整体的凝聚力。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企业强化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有效性,对于维护组织纪律、提升治理能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具有长远价值。
2 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现存问题
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面临理念传达、思想政治教育与优化考评机制方面的问题。其中,理念传达载体较为单一,会难以满足不同职工的信息接受习惯,影响党建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缺乏针对性,难以充分激发职工的思想认同,导致党建工作结合实际生产活动不够紧密。除此之外,考评机制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僵化倾向,具体表现为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缺乏灵活调整的空间,很难有效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动力。
3 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现存问题及发展措施
3.1 加强党的领导,提升政治核心作用
要强化政治引领作用,确保企业全体职工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职工的政治觉悟。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党组织能够帮助职工树立更高的理想信念,在提升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增强职工的使命感。要在企业管理体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积极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讨论与制定,让管理层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管理层执行党的政策的督促。积极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决策更科学。要增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帮助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作出正确判断,确保企业在稳健轨道上持续发展。
3.2 丰富理念传达载体,提升传播效果
在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中,有效传达理念会直接影响党建工作的深度。理念传达载体的单一还会限制信息的传播效果,难以满足职工多样化的接受需求。因此,国企相关部门需要创新党建政工工作载体形式,优化理念传达的传播效果,并结合职工的实际工作与生活环境,增强内容的吸引力。
在实际工作中,党建工作者要不断深入探索理念传达的载体,提升基层党建政工工作质量。国企立足本单位实际,综合运用企业内刊、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传统媒介,保证党建信息能够精准触达各类岗位群体,增强信息覆盖的全面性。同时,融合数字化手段逐渐成为新趋势,国企借助企业内网、移动端平台以及微信群等方式,能够即时推送党建理念,从而有效提升传播的响应速度及参与度。部分企业还可以尝试以“微宣讲”“短视频”等轻量化方式,将政策要点与价值导向融入具体岗位场景,增强内容的共鸣感。此外,结合主题党日、岗位论坛等形式开展多层次交流,进一步拓展传播理念的深度。企业协同使用多元载体,不仅能强化党建内容的渗透力,也可以构建起引领思想与岗位实践的良性互动桥梁,有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3 深化实践融合,推动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
有效推进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关键在于融合党建与业务,使党的政治优势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不但有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还能促进达成业务目标。深化实践融合要求党建活动紧贴生产经营实际,使基层党建政工工作成为推动业务创新、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协同发展党建与业务。在具体实践中,国企要建立党建责任制,紧密结合党建任务与业务指标,推动各级党组织围绕核心业务开展主题活动。部分单位制定“党建 +. 项目管理”模式,使党支部参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业务难题,提出党建促进措施,确保同步进展党建与项目。企业借助这种方式,使党建工作不再是独立的政治活动,而成为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此外,企业组织开展跨部门联合党建活动,促进不同业务板块的信息共享,从而提升整体协同效应。企业融合多渠道、多形式的行为方式,促使基层党建政工工作更具有效性,为国企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3.4 创新政工内容形式,做到与时俱进
当前,单一的政治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职工的需求,政工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党组织要通过深刻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针对职工的工作状况以及企业目标,制定更加贴近实际的政工内容,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内容不仅要覆盖政治理论、党的方针政策,还要涵盖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确保政工内容能够全面反映职工的精神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为政工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创新途径。党组织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将政工工作内容以多样化、互动性强的形式传递给职工。例如,党组织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以及移动应用等技术手段,推出线上学习课程及互动问答等活动,让职工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同时,国企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组织网络培训、主题党日活动等,增强党组织与职工的互动。此外,结合现代数字化技术,可以开发专门的企业内部客户端或学习平台,让职工用手机等终端设备轻松获取最新的政工内容,并参与讨论。政工形式的创新还应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尊重不同职工群体的需求。随着职工群体的多样化,企业内部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职工在思想和需求上有很大差异,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设计定制化的政治工作内容。例如,年轻职工注重的是个性化发展与职业成长,可以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其参与。而对于一些资深员工,可以更多地关注其工作成就,组织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座谈会或交流活动,增强其归属感。党组织还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周期,调整政工内容,确保内容的时效性,让职工能够感受到政治工作与其工作生活的紧密联系。
4 结论
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处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位置,其成效直接关系到党建深度融合企业的生产经营。面对新时代的要求,企业基层党组织深化理念传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优化考评机制,是成为提升基层党建实效的核心路径。未来,应继续聚焦党建工作的创新性,注重激发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内生动力,并在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及工作方法的过程中,使基层党建政工将更加贴合企业实际,进一步使国企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尚涛. 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强化途径[J]. 现代企业文化,2023,(01):82-84.
[2]张飞.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J].活力,2022,(2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