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成本控制与经济运行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陈祖义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2
电力企业的成本主要涉及到燃料成本,设备维护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等诸多方面。在目前能源市场环境中,由于燃料价格的波动、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维护费用不断提高,再加上管理流程越来越复杂,这些因素对电力企业成本控制提出挑战。同时,电力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还受到发电设备利用率,电网损耗以及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如果运行效率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将限制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一、优化预算管理,精准控制成本
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在电力企业成本控制阶段,建立一套科学,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电力企业要建立分层级预算编制制度,年度预算要细化为月度、季度,分解到各部门和项目。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过去五年的燃料购买、设备保养、人工花费等历史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政策方向等动态因素,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指标。预算执行时,引入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追踪各个部门费用支出情况并设定预警阈值,当某一费用临近预算上限时系统会自动报警[1]。同时,建立严格预算考核体系,把预算执行情况同部门绩效和员工奖金等直接联系起来。
以燃料采购成本预算为例,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配合下实时得到煤炭和天然气等燃料的价格变化趋势,并运用价格预测模型对采购量和采购时间进行提前 3-6 个月的计划。将竞价机制引入采购过程,挑选最具性价比的供应商以减少采购成本。据统计,采用精细化预算管理后,企业非必要开支可降低 10%~15% ,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12%~18% (见表 1)。
表 1:预算管理措施对成本控制及资金使用效率影响

二、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运行效率
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地促进电力企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在发电设备配置方面,构建一个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对设备从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细致地管理。利用设备性能的评估模型,会定期对老旧的设备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那些发电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5% 或更高的设备,逐渐进行淘汰和更新,通过引进高效节能的燃气轮机和超临界燃煤机组等先进设备,可以实现发电效率的 12%~18% 的显著提升。
在进行电网布局的优化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电力系统仿真工具,对电网的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和分析,以识别输电线路的迂回和负荷分配的不均衡问题。通过对输电线路的新建或翻新,以及变电站布局的优化,成功地将线路电阻减少 8%~12% ,从而降低电能在传输途中的损失。同时,建立人力资源动态调配机制,根据生产高峰期、检修期等不同阶段的岗位需求,结合员工的技能证书、工作经验等信息,科学安排工作任务,员工工作效率可提高 10%~15% (见表 2)。
三、推动技术创新,降低运营成本
技术创新对于电力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能源发电技术开发方面,增加太阳能光伏电池转换效率、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广泛采纳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陆上/海上风电等环保能源发电方法,可以将发电的总成本减少 15%~20% ,并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2]。
在智能电网技术应用方面,布设智能电表、传感器等终端设备建设涵盖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全过程的智能监控网络。并且,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实时分析电网运行数据,准确定位故障点位置,使故障修复时间由平均 2 个小时降低到 30 分钟内,降低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通过智能电网的负荷预测功能,优化发电计划,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12%~15% 。
四、强化人员管理,提升工作效能
人是企业发展中最核心的力量,加强人员管理对于企业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分层分类员工培训方案,对一线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为管理人员提供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和其他管理知识的培训;对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方面的专题学习。每年都要确保每名员工接受至少 60 小时的培训,这样可以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 10%-12%[3]∘
再者,建立多维绩效考核制度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创新成果几个维度来评价员工,并把评价结果和薪酬及晋升直接联系在一起。建立创新奖励基金并向提出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计划的雇员提供物质奖励。与此同时,通过员工技能竞赛和团队建设等企业文化活动来提升员工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其年流失率保持在一定水平,降低由于人员流动而造成的征聘,培训和其他管理成本提高。
表 2:资源配置措施对运行效率及损耗降低效果影响

五、结语
在能源行业深度变革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电力企业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是确保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核心命题。以上战略的配合实施既是企业迎接现实挑战的重要途径,也是顺应能源转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通过将管理创新、技术革新、人力资源优化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电力企业能够打破传统的发展瓶颈,建立更具有韧性和竞争力的运营体系,这对于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推动能源行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为行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思路与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魏小淞.业财融合下电力企业成本控制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2025,(14):75-78.
[2]褚娟,马寒梅.电力大数据在企业经济运行成本控制中的关键作用[J].上海商业,2025,(05):109-111.
[3]苗明轩.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优化探讨[J].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25,(04):132-134.
[4]沈芳.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电力企业成本控制分析[J].财经界,2025,(0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