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域下眼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干预体系建构与安全闭环管理实践
胡迪
武汉大学附属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430000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于我院行眼科手术患者 120 例。纳入标准:年龄 18-70 岁;意识清楚,能正常沟通交流;首次行眼科手术;无严重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眼部存在活动性感染;中途退出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眼科手术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手术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等。
观察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构建心理应激干预体系并实施安全闭环管理,具体如下:术前具身认知干预:开展具身化健康教育,利用 3D 模型、动画等直观展示手术过程,让患者触摸模拟眼部手术器械,感受其大小、形状,增强对手术的具象认知;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松弛,通过身体肌肉的紧张与放松交替,体会身体状态变化,缓解焦虑;组织患者分享交流,讲述自身经历,在互动中强化积极认知。同时,完善术前评估,除常规检查,采用 HAMA、HAMD 量表评估心理状态,依据结果制定个性化干预计划。术中安全闭环管理:营造舒适手术环境,调节室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医护人员通过温和语言、轻柔触摸等具身方式给予患者安抚;建立术中应急预警机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出现异常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处理。术后延续干预与反馈:指导患者进行眼部功能恢复训练,如眼球转动练习,从身体动作层面促进恢复;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心理、生理恢复情况,及时给予支持与调整干预方案;收集患者反馈,对干预体系与管理流程进行优化。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评估:分别于干预前及术后 1 周,采用 HAMA、HAMD 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HAMA 共 14 项,总分 ≥14 分提示存在焦虑;HAMD 共 24项,总分 ≥20 分提示存在抑郁,得分越高,程度越严重。
手术应激指标:检测术前及术后即刻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记录手术过程中患者 心率变化,评估手术应激程度。
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眼压升高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 HAMA、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 。术后 1 周,观察组 HAMA、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见表 1。
2.2 手术应激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皮质醇水平、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即刻,观察组皮质醇水平、心率升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指标比较

2.3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视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表 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结论
表 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表明,具身认知视域下构建的心理应激干预体系与安全闭环管理,在改善眼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手术应激及促进术后恢复方面效果显著。通过具身化的术前干预,让患者从身体感知层面深入了解手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3];术中安全闭环管理,从环境营造、医护具身安抚到应急处理,保障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应激反应;术后延续干预与反馈,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同时,根据反馈优化管理流程[4]。相比常规护理,该模式更注重身体与认知交互作用,全方位、动态化干预患者围术期身心状态。为眼科手术护理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未来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并持续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亚培. 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在幽闭恐惧症患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3,40(01):71-72.
[2] 王一婷, 张宏晨.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护理本科生专业技能 BCIS 训练模式的构建及实施[J]. 护理研究, 2025,39(01):129-134.
[3] 王晶晶, 罗洪林, 李霞. 患者具身认知的信息接收与反馈省思——以白内障手术患者为例[J]. 医学与哲学, 2025,46(10):68-72.
[4] 李慧, 魏婧.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第五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C], 中国陕西西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