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李小丽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6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本控制、进度安排及质量保障。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技术、材料及施工方式也日趋复杂,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多方参与的项目中,信息沟通不畅、数据共享困难、预算估算方法过于依赖经验,导致成本控制难度加大。项目的复杂性与不可预见性使得造价管理面临更高的挑战,同时也亟需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面对这些挑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须进行创新与变革。信息技术、智能化工具以及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为解决当前的造价管理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从分析当前造价管理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旨在为建筑项目的有效成本控制和高效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1.1 项目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
随着建筑项目规模的扩大和建设内容的复杂化,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难度逐步加大。现代建筑项目通常涵盖多种建筑功能、创新材料和先进技术,工程设计方案变得更加多样和精细。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多重因素交织的情况下对项目预算进行合理控制,成了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在大型建筑项目中,涉及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日益多元化,任何一项技术、材料的变化都可能对造价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管理者需要在多个环节中进行细致入微的成本管控,保持预算的精确性和稳定性。然而,传统的单一预算方法难以应对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因此精确控制项目成本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一变化给建筑行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具备高度的技术能力,还需依赖更高效、精准的管理模式。
1.2 信息沟通与数据共享的困难
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众多,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方等。由于信息传递通常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纸质文件,这种沟通方式容易产生滞后、误解和丢失。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参与方对项目的预算、进度、质量等各方面的掌控存在差异。由于各方的数据和信息更新不及时,项目的实际成本和进度无法实时反映在预算中,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预算偏差。特别是当项目过程中出现变更时,未能及时共享和调整的数据信息,可能使项目无法按预期进行调整,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浪费。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信息孤岛问题更加突出,传统的信息沟通方式和数据共享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项目管理的需求。
1.3 传统预算估算方法的局限性
许多建筑工程项目仍然依赖传统的预算估算方法,这些方法通常基于历史数据、经验和过往案例进行推算。虽然这种方法在一些简单项目中可能有效,但在面对新型建筑材料、先进施工工艺或市场环境变化时,往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传统预算估算方法无法适应项目内容的变化,且往往忽视了潜在的成本波动和市场风险。因此,传统的预算估算往往无法准确预测实际造价,容易产生预算超支的情况。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技术难度较高或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时,传统方法的精确度显得尤为不足。进一步讲,预算估算方法缺乏灵活性,不能实时对市场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响应。这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难以精准掌握项目的实际支出。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应对对策
2.1 推动精细化与科学化预算管理
面对现代建筑项目复杂性带来的挑战,精细化和科学化的预算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从项目一开始就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预算编制,逐项列出每个分项目的成本,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精细管理。预算编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计算过程,更要根据项目的特性和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源和资金。此外,动态预算管理也非常关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随着施工进度和市场条件的变化,预算应随时进行调整与优化。此时,运用科学的预算工具和方法,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提前识别风险并做出及时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预算偏差和不必要的支出。精细化预算管理能够使得每个预算项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控制,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都有精确的预算指导,确保每一笔支出都合理有效。
2.2 强化信息化管理与技术应用
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为建筑项目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管理手段。随着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的管理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BIM 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精准展示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在项目的初期进行成本模拟,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预测和控制项目的成本。在施工阶段,BIM 技术能够实时追踪项目进展,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调整。此外,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结合可以帮助实现项目各方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消除信息孤岛,确保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决策更为透明和高效。借助这些技术,项目管理者可以在各个阶段实时掌握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从而做到精准的成本控制和及时的风险预警。
2.3 改进预算估算方法,引入智能化技术
为了弥补传统预算估算方法的局限性,引入智能化技术成为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在预算估算中展现了强大的潜力。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识别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从而提升预算预测的精准度。而 AI技术,特别是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对大量项目数据的分析和模拟,不断优化估算模型,做出更为精确的成本预测。此外,基于风险评估的动态预算方法,将市场变化、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施工进度等因素考虑在内,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实时调整预算。在这种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预算编制不再是单一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灵活、可调节、能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动态过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升预算的准确性,还能增强项目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最终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3、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中,造价管理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与资源配置。随着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尤其是项目复杂性、信息沟通不畅以及预算估算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只有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有效优化,才能应对日益变化的项目需求与市场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精细化预算管理、强化信息化管理与技术应用、以及引入智能化预算估算方法等对策。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升预算的精准性,还能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和灵活调整,从而有效应对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与挑战。信息技术的引入,特别是 BIM、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控制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并将深入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通过持续改进管理手段与技术手段,建筑行业将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适应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持续优化,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吴向军.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的优化与实施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24(13):172-174.
[2] 周怡.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J].中国招标,2025,(07):178-180.
[3] 李琦琦,刘慧.绿色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构建策略探究[J].新城建科技,2025,34(06):187-189.
[4] 黄志超.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控制研究[J].散装水泥,2025,(03):173-175+178.
[5] 蒋永成.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J].居业,2025,(06):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