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基建工程管理内部控制风险与应对策略探究
胡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引言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院新建、改扩建项目不断增加,而医院基建工程是改善医疗条件的核心载体,直接关系到患者就医体验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其有无菌手术室、急诊通道等特殊功能区域,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比普通建筑高很多,管理起来难度大增,且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不断推进,廉政建设日益深化,基建工程内部控制成了防范风险、规范运作的关键,但有些医院制度有漏洞、流程不规范、缺乏监督,工程风险常发生,因此探究医院基建工程内部控制风险以及应对策略,对保障工程实施、提高资金效益意义重大。
一、医院基建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改善医疗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医院基建工程是核心保障,其项目类型包括门诊楼建设、住院部扩建等,建筑施工既要兼顾专业要求,也要兼顾医疗功能布局、感染控制等特殊标准,这类工程管理起来比普通建筑复杂得多,而内部控制是规范管理的核心手段,全流程风险管控能确保项目合法合规、资金透明高效、质量达标。
从管理价值的角度来看,基建内控的强化能够达成多重目标,一方面规范权力运行可防范廉政风险且压缩暗箱操作的空间,另一方面精准控制工程成本能保障资金安全并避免超预算和浪费现象,全过程质量管控可建成满足医疗功能需求的合格建筑,并且业务流程优化能缩短工期以推动基建项目早日产生社会效益,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出要求,基建工程内部控制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1]。
二、医院基建工程管理主要内部控制风险点
2.1 项目决策环节风险
内部控制风险在项目决策阶段主要体现为可行性研究不充分以及决策程序不规范,立项之前部分医院并未全面进行需求调研,对医疗业务发展趋势、就诊量增长预测有所欠缺,建成之后就会出现功能闲置或者容量不足的状况,而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只是走个形式,缺乏专业医疗工艺方面的论证,像手术室净化、医用气体供应这些特殊医疗需求没有被充分考虑到,后续工程变更就有了隐患。
2.2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风险
招投标环节的内部控制风险主要集中在流程不规范与监管不到位两方面,招标文件编制有漏洞、工程量清单不准、技术参数设置不合理,从而给投标单位围标串标创造了机会,而且评标过程缺少有效监督、评委打分主观倾向明显导致评标有倾向性,有些项目通过化整为零、虚假变更等手段避开公开招标且采用竞争性谈判或者单一来源采购时缺乏足够理由,工程进度走在合同管理前面且合同条款不严密,像工程质量标准、付款节点、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约定不清楚,合同签了之后没有动态管理,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没及时签补充协议使得结算时经常有争议[2]。
2.3 施工管理环节风险
施工阶段,质量、进度、安全多方面存在内部控制风险,质量管理有漏洞,隐蔽工程验收不规范且“旁站监理”制度未严格执行,部分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走过场导致不合格材料被用于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缺有效机制,施工计划不合理且对设计变更、天气影响等因素预估不到位从而使工期被延误,工程款支付与工程进度不同步,超付或拖欠现象存在影响施工积极性。
2.4 资金管理与造价控制风险
资金管理存在预算编制粗糙、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工程预算编制不准,未细分到分部分项工程且对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考虑不足,导致预算与实际造价差距较大,并且资金支付审批流程不规范、审核机制不严格,存在无依据付款、超额付款现象,工程款支付与合同条款、工程进度、质量验收结果不关联,资金安全无保障,造价控制缺乏全过程意识,设计变更审批不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混乱,部分签证未经核实乱签,工程造价超出预算。
三、医院基建工程管理内部控制风险应对策略
3.1 完善决策机制
要建立起科学的项目决策机制,决策流程就得实行“需求调研—专家论证—集体决策”,立项之前要开展全面的医疗需求调研,结合医院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卫生规划编制详细的功能需求说明书,并且引入医疗工艺设计专业机构,对门诊流程、病房布局等进行专项论证,完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制度,组织建筑、医疗、财务等领域的专家进行独立评审,重点关注医疗功能合理性、投资经济性以及技术可行性,建立集体决策制度,由医院党委会议或者院长办公会议对重大基建项目进行集体审议且全程记录存档决策过程,以确保决策透明可追溯。
3.2 规范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流程
招投标全过程的管控要强化,建立“阳光招标”机制,规范招标文件编制,由基建、财务、审计等部门共同参与审核,以确保工程量清单准确、评标标准合理。采用电子化招投标平台,实现招标流程线上操作,从而减少人为干预。加强评标专家管理,建立专家库动态调整机制,对评标过程全程录音录像,严肃追责违规评标行为。严格执行招标范围规定,严禁采用拆分项目、变更项目性质等规避招标的方式,达到公开招标标准的项目必须公开招标[3]。
合同管理全流程要优化,实行“合同会签—履约跟踪—变更管理”闭环控制,建立合同评审制度,让法务、财务、审计部门联合评审所有工程合同,重点审查合同条款的完整性、严谨性和合法性,加强合同履约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合同跟踪、定期核查合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履约问题,规范合同变更程序,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必须履行申请、审核、批准手续,签订补充协议确保变更内容和费用调整有据可查。
3.3 强化施工全过程质量
施工全过程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并落实质量责任,推行工程监理制,选择有医疗工程监理经验的单位并明确监理职责和工作标准,实行隐蔽工程、关键工序旁站监理。要加强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建立“供应商准入—样品送检—进场验收”制度,所有主要材料抽样检测合格才能使用,实行医用专项设备专业验收以确保符合医疗使用要求。要定期开展质量巡查,基建部门和审计部门联合对施工质量抽查,发现问题立马要求整改。
3.4 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预算与支付管理需规范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预算管理应实行起来,将工程总预算分解到各阶段、各分项工程并建立预算台账以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要强化资金支付审核并建立“施工单位申请—监理审核—基建部门复核—财务部门审批—领导审批”的多级审核流程,付款时严格核对合同条款、工程进度和质量验收报告。推行资金支付信息化管理,财务系统和基建管理系统对接后实现支付流程线上审批,从而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四、结论
医院基建工程管理内部控制是个系统工程,项目全流程、多部门协同都涉及其中,当前医院基建工程在决策、招投标、施工、资金管理、验收等环节有不少风险点,需靠完善制度体系、规范管理流程、强化监督问责等措施来防控,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提升医院基建工程管理水平,让项目合法合规、质量合格、资金安全,给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硬件保障,医院以后要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能,不断优化风险防控机制,促使基建工程管理从“合规性控制”转为“价值创造型控制”。
参考文献:
[1]沈宇杨.综合医院基本建设工程管理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9):240-242.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3.10.074.
[2]王超.医院基建工程管理难点及解决方案探索[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2,23(11):61-63.
[3] 陈 波 . 医 院 基 建 工 程 管 理 优 化 措 施 [J]. 工 程 建 设 与 设计,2022,(04):182-184.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2.02.258.
作者介绍:
胡杨(1992.04.12),性别:男;籍贯:重庆;民族:汉;学历:硕士;职称:初级职称;研究方向:热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