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煤矿采矿工程高效掘进实践分析

作者

刘培强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公司灵泉煤矿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021406

一、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对煤炭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矿采矿工程的规模和强度日益扩大。而掘进工作作为煤矿采矿工程的先行工序,其效率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进度和经济效益。当前,我国部分煤矿在掘进过程中仍存在效率低下、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煤矿的高效生产。因此,深入研究煤矿采矿工程高效掘进的实践方法,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高效掘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掘进过程中的难题,推动煤矿采矿工程向更加高效、安全、绿色的方向发展。

二、影响煤矿采矿工程掘进效率的因素

2.1 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影响煤矿掘进效率的首要因素。不同的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煤层厚度变化等,都会给掘进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在断层发育的区域,煤层结构被破坏,岩石的完整性差,掘进过程中容易出现冒顶、片帮等现象,不仅影响掘进速度,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煤层的硬度、透气性、含水率等物理性质也会对掘进效率产生影响。例如,煤层过硬会增加切割难度,降低掘进机的工作效率;而煤层含水率过高则可能导致顶板淋水、底板泥泞,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施工进度。

2.2 掘进技术

掘进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直接关系到掘进效率。传统的掘进技术往往存在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虽然一些先进的掘进技术如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等在煤矿中得到了应用,但在部分中小型煤矿,由于技术投入不足、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等原因,先进技术的应用效果未能充分发挥。此外,掘进工艺的合理性也至关重要,如截割参数的选择、支护方式的确定等,若工艺不合理,会导致掘进过程中出现重复作业、返工等情况,降低掘进效率。

2.3 设备性能

掘进设备是实现高效掘进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掘进效率和施工质量。目前,我国煤矿掘进设备的种类较多,但部分设备存在性能不稳定、故障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在掘进过程中,设备故障会导致停工检修,严重影响掘进进度。同时,设备的配套性也很重要,若掘进机、运输机、支护设备等之间不匹配,会出现生产能力不平衡的现象,制约整体掘进效率的提升。

2.4 管理水平

科学合理的管理是保障高效掘进的重要保障。在煤矿掘进施工中,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在施工组织、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如果施工组织不合理,工序衔接不顺畅,会导致窝工、停工等现象,浪费人力、物力资源。人员管理不到位,会出现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掘进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安全管理疏忽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断掘进工作。

三、煤矿采矿工程高效掘进的实践路径

3.1 优化掘进工艺

3.1.1 合理选择截割参数

根据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掘进机的截割速度、截割深度等参数。在煤层较软、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可以适当提高截割速度和截割深度,以提高掘进效率;在煤层较硬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则应降低截割速度,减小截割深度,避免设备过度磨损和出现安全事故。同时,通过对截割参数的动态调整,实现截割过程的优化,减少无效切割,提高截割效率。

3.1.2 改进支护方式

支护是保障掘进工作面安全的关键工序,也是影响掘进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支护方式往往工序繁琐、耗时较长。采用新型支护材料和先进支护技术,如锚杆支护、锚索支护等,可以简化支护工序,提高支护速度和支护强度。例如,采用高强度锚杆和锚索进行联合支护,能够在保证支护效果的前提下,缩短支护时间,为掘进工作节省更多时间。此外,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优化支护参数,如锚杆的长度、间距、预紧力等,确保支护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2 应用先进设备

3.2.1 推广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

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集截割、装载、运输、支护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掘进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在煤矿采矿工程中,应加大对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提高掘进工作的机械化水平。例如,使用大功率掘进机,其截割能力强,能够适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配备高效的转载机和运输机,实现煤炭的连续运输,减少运输环节的时间浪费。

3.2.2 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在煤矿掘进中的应用成为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入掘进机远程监控系统、自动截割系统等,实现掘进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掘进精度和速度。同时,利用智能化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预警,便于及时维修,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3.3 加强施工管理

3.3.1 优化施工组织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和衔接关系,确保掘进工作有序进行。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避免出现人力、设备闲置或不足的情况。采用平行作业、交叉作业等方式,缩短施工周期。例如,在掘进机进行截割作业的同时,安排人员进行支护材料的运输和准备工作,提高时间利用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3.3.2 强化人员管理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先进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能够熟练掌握掘进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将掘进效率、施工质量、安全状况等纳入考核指标,激励施工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同时,合理配置人员,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分工,确保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

3.3.3 严格安全管理

树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理念,加强对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定期对掘进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安装监测设备等,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提前预防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四、案例分析

某煤矿为提高掘进效率,对其采矿工程进行了全面优化。该煤矿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断层和煤层厚度变化等问题。在掘进过程中,原有的掘进工艺和设备难以满足高效生产的需求,掘进效率较低。

针对这种情况,该煤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掘进工艺方面,根据不同的地质区域,合理调整截割参数,对断层区域采用小截割深度、低截割速度的方式,并改进支护方式,采用锚杆和锚索联合支护,提高了支护速度和安全性。在设备方面,引入了一台大功率综合机械化掘进机,并配备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了掘进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在管理方面,优化了施工组织,采用平行作业的方式,加强了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该煤矿的掘进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与优化前相比,月掘进进尺提高了 30% 以上,设备故障率降低了 20% ,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五、结论

煤矿采矿工程高效掘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地质条件、掘进技术、设备性能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优化掘进工艺、应用先进设备、加强施工管理等实践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掘进效率,保障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在实际工作中,煤矿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高效掘进方案,并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煤矿采矿工程掘进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为煤矿采矿工程的高效掘进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9.

[2] 谢和平,周宏伟。煤炭科学开采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J]. 煤炭学报,2020, 45 (1): 1-10.

[3] 张铁岗。煤矿安全工程设计 [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21.

[4] 袁亮。深部煤炭资源开发理论与技术进展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2, 51 (2): 209-220.

[5] 王金华。煤矿高效掘进技术与装备发展趋势 [J]. 煤炭科学技术,2023, 51 (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