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路径探讨

作者

姚佳蔚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卫处 甘肃省嘉峪关市 735100

在当今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安全保卫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稳定运营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形势下,安全威胁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不仅包括传统的物理安全风险,还涵盖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新兴领域[1]。同时,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国有企业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有效开展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已成为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国有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现状分析

(一)传统安全保卫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国有企业传统安全保卫工作主要侧重于物理防护,如门卫管理、巡逻等,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传统模式在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企业信息资产面临泄露风险。此外,传统安全保卫工作模式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缺乏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由于过于依赖固定流程和人力防范,一旦遇到新型或规模较大的安全威胁,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同时,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共享不畅,进一步削弱了整体防御能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也是一大问题,过多关注物理防护而忽视技术升级和智能化建设,使得安全保卫工作难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护体系[2]。这种局限性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日常运营效率,还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潜在威胁。

(二)新形势下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攻击的频率不仅显著增加,而且攻击手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数据安全成为了企业运营中的重大隐患。数据泄露、篡改或丢失的风险日益加剧,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声誉带来了严重威胁。与此同时,企业内外部人员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加大,人员的频繁变动使得身份识别和权限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如何准确识别每一位员工的身份,并合理分配相应的权限,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这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提升了安全风险[3]。

此外,当前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持续增多,恐怖主义威胁、极端天气事件、社会治安问题等多样化的风险因素,对国有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和多样化的要求。企业需要全面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以应对这些复杂多变的安全挑战,确保企业资产和员工生命安全不受威胁。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路径

(一)构建综合安全保卫体系

为了全面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必须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一个全面而细致的综合安全保卫体系。首先,在物理安全方面,要加强对重要区域和设施的物理防护,包括设置严格的门禁系统、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以及配备防火、防水、防震等应急设施,确保物理环境的安全稳固。其次,在信息安全层面,需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如部署先进的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以及实施数据加密和备份策略,以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系统瘫痪,确保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此外,人员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要通过严格的身份认证、多因素认证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信息和关键资源。同时,还需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通过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真正实现综合安全保卫体系的有效运行,为组织的安全稳定提供坚实保障[4]。

通过科学合理地整合当前所拥有的各类安全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手段、人力资源和信息数据等,精心构建一个既全面覆盖又高效运转的统一安全管理平台。这一平台旨在确保各类安全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实时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流通性。同时,借助平台内置的协同化处置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对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及高效、精准的处理能力,确保安全风险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化解。

(二)加强技术手段应用

积极引入并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以全面提升安全保卫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水平。具体而言,可以通过部署智能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异常行为的自动识别、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从而有效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广泛应用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如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恶意代码防护系统等,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同时,制定并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技术手段的有效运行。此外,定期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演练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网络攻击场景,检验和提升安全防护系统的实战能力,增强相关人员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通过不断总结演练经验,优化应急预案,确保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攻击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5]。

(三)强化人员安全意识与培训

通过定期、系统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刻理解并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践行安全操作规范。同时,积极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一系列持续性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营造全员积极参与安全保卫工作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的企业文化理念。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每一位员工都将安全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筑牢企业的安全防线。

结束语:

通过对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安全保卫工作开展路径的深入探讨,可以看到,构建综合安全保卫体系、加强技术手段应用以及强化人员安全意识与培训是当前国有企业应对安全挑战的关键举措。综合安全保卫体系的建立能够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安全防护,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技术手段的运用则为安全保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而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培训体系的完善,则是从根本上筑牢安全防线,确保安全保卫工作能够得到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展望未来,国有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仍需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持续优化安全管理策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晋 斌 . 国 有 企 业 安 全 保 卫 工 作 创 新 思 路 研 究 [J]. 活 力 ,2023(17):160-162.

[2] 李蕾蕾.关于国有煤炭企业保卫工作实践的体会[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2):4.

[3] 美国白宫官网.美发布《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实施计划[J].中国教育网络, 2023(7):3.

[4] 杨波.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武装保卫中的作用[J]. 2024.

[5] 孙德权.国有企业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 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