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

作者

董昊鑫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663000

引言

新媒体凭借快速的传播速度、较强的互动性以及海量的信息优势,迅速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传统媒体在内容采编的专业性、权威性以及长期积累的品牌公信力,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使两者优势互补,是媒体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一)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互联网浪潮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其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而追求主动参与互动,并希望获取的信息更加快速、便捷且能契合自身兴趣。新媒体虽然以灵活的传播方式和强大的互动功能吸引用户,但其信息零散无序,真实性很难核实。传统媒体则凭借严谨的内容生产流程,多年积累的专业素养,确保了信息的权威性与可信度[1]。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携手,便能打造出内容丰富、品质上乘的信息矩阵,无论是严肃的时事分析还是轻松的生活指南,都能满足受众在各类场景下的信息诉求。比如电视台将精心制作的专题节目,拆解为系列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发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专业内容,收获了大量观众的喜爱。

(二)提升媒体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主要靠报纸和电视等固定渠道进行传播,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较大,信息传递速度较慢。相比之下,新媒体依托互联网,能瞬间将信息推送至全球各地,传播范围和效率远超传统媒体。当两者实现融合,传统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即时传播特性和多元传播平台,让新闻更快抵达受众,突破地域限制;新媒体又能吸收传统媒体严谨的采编经验,充实内容深度,避免信息流于表面[2]。以人民日报为例,其搭建的新媒体矩阵将专业的新闻采编能力与新媒体传播优势相结合,推出图文、视频等多样化爆款作品,显著增强了主流媒体的传播效能与舆论引导力。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

(一)转变理念与思维

传统媒体从业者,需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充分认识新媒体在传播效率和互动性方面的优势,摒弃过去以媒体自身为核心的传播观念,树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思维模式。媒体从业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大数据分析,来深入了解用户的信息偏好、阅读习惯,基于这些调研结果创作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内容。

在内容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媒体从业者要敢于突破传统模式探索创新,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新闻报道形式,制作出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新闻产品。在挖掘新闻素材时,媒体从业者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切入,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为用户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

(二)加强技术应用与创新

媒体机构要积极营造鼓励技术创新的工作氛围,支持员工开展各类技术创新项目。技术团队可以结合媒体自身的定位和用户需求,研发个性化的推荐算法,让用户在打开媒体平台时,便能精准呈现其感兴趣的新闻和视频,提高用户浏览效率和平台使用粘性。此外,媒体机构还可以开发互动式的新闻产品制作工具,让采编人员轻松制作出具有投票、问答、模拟体验等互动功能的新闻作品,增强用户参与感。

在完成技术研发后,媒体机构要及时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内容生产环节利用智能剪辑工具提高视频制作效率,到传播环节借助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实现新闻的精准推送,通过全流程的技术应用,持续提升媒体的技术水平和传播能力。

(三)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媒体单位可以推行“师徒制”培养策略。管理层要制定完善的师徒结对计划,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根据员工特长和岗位需求,将经验丰富的资深媒体人选定为导师,与新入职的员工结成师徒对子[3]。

在日常工作中,导师会手把手地指导徒弟,比如在新闻采访环节,导师带领徒弟一同进行选题策划,传授如何挖掘新闻线索、与采访对象沟通;在内容创作时,导师帮助徒弟修改稿件,分享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在新媒体运营方面,导师向徒弟讲解平台规则、用户运营策略等。媒体单位要定期组织师徒成果展示活动以检验学习效果,并根据表现给予师徒双方相应奖励[4]。这种“师徒制”的培养方式,能够帮助媒体单位快速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促进新老员工之间的交流与传承,打造出一支专业过硬、协作良好的人才队伍。

结语

为了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媒体从业者要积极转变理念思维,媒体机构要思维模式,大力加强技术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这样既能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提升传播效果,又有助于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推动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佳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策略[J].中国报业,2025,(09):100-101.

[2]高磊.基于新技术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策略[J].采写编,2025,(03):37-39.

[3]刘怡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4,45(10):33-36.

[4]仁青次仁. 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路径及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 [J]. 广播电视网络, 2024, (S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