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与成本控制分析

作者

沈丹丹 沈金梅

江苏润邮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海宁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高邮分公司 江苏高邮 225600

一、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意义重大。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里,进度与成本控制宛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合理把控进度,能确保工程按时交付,尽快发挥效益;有效控制成本,则可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然而,当前水利工程常面临进度延误与成本超支难题,亟需深入探究改进之策。

二、水利工程进度控制

2.1 影响水利工程进度的因素

2.1.1 环境因素

水利工程多依水而建,地质水文条件复杂。若前期地质勘察不到位,如对地下水水位、岩层特性判断失误,施工时易遭遇涌水、塌陷等状况,阻碍施工进程。

2.1.2 技术因素

部分施工企业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重视,内容不完善、与实际脱节,致使施工现场规划混乱,材料设备摆放无序,影响施工流畅性。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若缺乏科学性,未充分考虑工程复杂性与资源调配难度,易出现任务安排不合理、关键路径不明确等问题,导致进度失控。而且,水利工程技术含量高,各施工环节协调配合要求严,若技术人员沟通不畅、调度不力,会造成施工冲突,延误进度。

2.1.3 资金因素

一些施工企业为中标压低报价,中标后资金紧张,难以按时足额投入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与人工费用支付,导致施工中断或延缓。同时,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老化、技术工艺落后,却因资金匮乏无法及时更新维护,设备故障频发,施工效率低下,进度滞后。

2.2 水利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2.2.1 制定科学的进度计划

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如 Primavera P6,依据工程规模、施工工艺、资源配置等条件,精确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起止时间、逻辑关系与关键节点,绘制清晰的横道图与网络图,使施工流程一目了然。同时,充分考虑可能影响进度的各类因素,预留一定弹性时间,增强计划的适应性与可操作性。

2.2.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监控

建立严格的进度跟踪机制,定期收集实际施工进度数据,与计划进度对比分析。可采用每日现场巡查、每周进度汇报、每月进度总结的方式,及时发现进度偏差。一旦发现偏差,迅速组织技术、管理等人员深入分析原因,如因材料供应延迟,立即协调供应商加快供货;若是施工工艺问题,马上调整施工方案。

2.2.3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进度计划,合理调配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在人员安排上,依据各阶段施工任务量与技术要求,配备专业对口、数量合适的施工人员,避免人员闲置或短缺。材料供应方面,提前与优质供应商签订合同,确保材料按时、按质、按量供应,并建立合理库存,应对市场波动。

三、水利工程成本控制

3.1 水利工程成本构成

3.1.1 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涵盖工程施工中直接耗费的费用。包括原材料成本,如水泥、钢材、砂石料等,其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运输距离等影响波动大。人工成本是支付给一线施工人员的薪酬,与劳动力市场供需、施工技术难度相关。机械设备使用成本,涉及设备购置、租赁、维修保养等费用,大型水利工程设备投入大,此部分成本占比高。

3.1.2 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指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包含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随着工程规模扩大与施工周期延长,间接成本相应增加。此外,还涉及临时设施搭建与拆除费用、施工场地租赁费用等。

3.2 影响水利工程成本的因素

3.2.1 工程变更

水利工程建设中,因地质条件变化、设计优化等原因,工程变更频繁。如在基础施工时发现实际地质与勘察报告不符,需调整基础设计方案,这会导致工程量增加、施工工艺改变,进而造成材料、

人工、设备等成本大幅上升。

3.2.2 材料价格波动

水利工程所需材料种类多、用量大,材料市场价格不稳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原材料供应政策调整、运输成本变化等,都会影响材料价格。如水泥行业因环保政策限产,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使水利工程材料采购成本显著增加。一旦施工企业未提前做好价格风险应对,很容易陷入成本困境。

3.2.3 施工管理水平

施工管理不善会导致成本失控。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材料浪费严重,如砂石料随意堆放造成损耗;施工流程不合理,出现重复作业,增加人工与设备使用时间。同时,质量管理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缺陷,需要返工整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

3.3 水利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3.3.1 强化成本预算管理

在项目启动前,组织专业造价人员,依据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市场价格信息等,精确编制成本预算。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方法,提高预算准确性与灵活性。将成本预算细化到各分部分项工程,明确成本控制目标与责任。

3.3.2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建立健全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变更审批流程与权限。对拟变更事项进行严格论证,分析其必要性、可行性与成本影响。非必要不进行变更,若必须变更,先进行成本测算,评估对总造价的影响,经多方审核同意后实施。

3.3.3 加强材料与设备管理

在材料采购上,通过招标、询价等方式,选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优惠价格与付款条件。合理规划材料采购量与进场时间,避免积压浪费与二次搬运。加强材料验收与库存管理,防止材料丢失、损坏。

四、进度与成本的协同控制

4.1 进度与成本的关系

进度与成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合理加快施工进度,能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减少间接成本,如管理人员薪酬、场地租赁费用等支出。但如果盲目赶工,可能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设备,采用更昂贵的施工技术,导致直接成本增加,同时可能因施工质量下降引发返工,进一步增加成本。

4.2 基于价值工程的进度与成本协同优化

引入价值工程理念,对水利工程各施工环节进行功能分析与成本核算。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调整资源配置,提高项目价值。例如,在大坝填筑施工中,对比不同填筑材料与施工工艺的成本与功能,选择既能满足大坝稳定性要求,又成本较低的方案。

4.3 建立进度与成本动态监控与调整机制

构建一体化的进度与成本动态监控体系,实时收集进度与成本数据,利用挣值分析法等工具进行分析。当进度偏差或成本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若进度滞后且成本超支,需综合考虑调整施工方案、增加资源投入、优化施工组织等措施;若进度超前但成本增加过多,要评估是否存在资源浪费,适当调整资源配置。

五、结论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与成本控制是复杂且关键的工作。通过深入分析环境、技术、资金、工程变更、材料价格波动、施工管理水平等影响因素,采取制定科学进度计划、加强进度监控、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加强材料与设备管理等针对性措施,并注重进度与成本的协同控制,能有效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实现进度与成本的优化平衡,不仅可保障水利工程按时、高质量交付,还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水利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与民生保障。在未来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持续探索创新进度与成本控制方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工程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肖萍.精细化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实践分析[J].大陆桥视野,2025,(06):129-131.

[2]蔡璐遥. 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 环球市场,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