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中预防感染措施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赵滨坤
大城县中医医院 河北廊坊 065900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中预防感染措施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在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前皮肤准备、术后伤口护理等;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伤口愈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中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外科护理;预防感染措施;与效果评价
引言
术后感染是外科手术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在外科护理中至关重要。本文探讨外科护理中预防感染措施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在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择期外科手术,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紧急手术、严重并发症、精神疾病、药物依赖及妊娠哺乳期。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措施,具体如下:
(1)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包括定期消毒和清洁,限制人员进出,使用高效过滤器等。手所有手术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使用一次性器械时,确保其在有效期内并无破损。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包括手部消毒、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等。(2)术前准备:术前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使用抗菌肥皂和消毒液进行擦洗。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前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通常在手术开始前30-60分钟给予。(3)术后护理:术后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和机械性损伤。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和其他感染症状,如红肿、疼痛、流脓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迹象。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4)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手术过程、术后护理要求和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配合度和自我护理能力。术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术后自我护理,如如何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注意饮食和休息等。(5)多学科协作:加强外科医生、护士、药剂师和感染控制专家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预防感染方案。建立完善的术后随访机制,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或面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感染问题。(6)新技术应用:使用新型抗菌敷料,如含银离子或抗菌药物的敷料,可以有效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在某些情况下,应用负压吸引技术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
1.3观察指标
(1)感染率:术后感染的发生例数及比例,评估预防感染措施的效果。(2)伤口愈合情况:包括伤口愈合时间、愈合质量(如是否有红肿、渗液等),评估伤口恢复情况。(3)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效果等方面。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x±s)的数据。以%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χ2检查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率
实验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有2例(4%)出现术后感染,而对照组有10例(20%)出现术后感染(P<0.05)。
2.2伤口愈合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有48例(96%)伤口愈合良好,对照组有38例(76%)伤口愈合良好(P<0.05)。
2.3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有47例(94%)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对照组有35例(70%)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P<0.05)。
3讨论
在外科护理中,预防感染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恢复质量和整体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感染率、伤口愈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证实了针对性预防感染措施的有效性。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基础,手术室环境的无菌管理、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以及手术团队的无菌操作规程,都是减少术后感染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中,实验组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显著降低了术后感染率,仅有4%的患者出现感染,而对照组则高达20%。这表明无菌操作在预防感染中的关键作用。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同样重要,术前对患者皮肤进行彻底消毒、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切口的细菌负荷。术后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密切监测感染症状等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96%的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而对照组仅为76%。这说明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手段。此外,患者教育和多学科协作在提高护理效果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术前和术后的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多学科团队的协作,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和完善的随访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感染问题。本研究中,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4%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而对照组仅为70%。新技术的应用,如抗菌敷料和负压吸引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预防感染的效果。这些新技术在实验组中的应用,显著促进了伤口的愈合和感染的预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外科护理中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伤口愈合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为临床护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广泛推广和应用这些措施。
参考文献
[1]杜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胆囊腹腔镜手术后肺部感染预防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1,16(02):157-159.
[2]孙桂俊.细化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1):227-228.
[3]岳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06):738-739.
[4]肖路,汤治黎,徐于宝.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