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教学策略

作者

刘海灵

河北省定州市实验中学 073000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初中教材为例,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优化教学评价和提升教师素养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初中道法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和认同。在七年级道法教学中,通过学习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是指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尊重和遵守,以及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初中教材中涉及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学会依法办事。

(三)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素养。教材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亲情、友情、集体主义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如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负责任等。

(四)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指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所应承担责任的认识和担当。七年级教材中关于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等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二、初中道法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偏离核心素养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中往往围绕考试重点进行讲解,缺乏对学生政治认同、法治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引导,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当前七年级道法教学中,很多教师仍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主要依赖教材和板书,缺乏多媒体、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

教材中的内容虽然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联系,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导致学生觉得所学知识抽象、空洞,难以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解“友谊的特质”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可能无法深刻体会友谊的重要性,而结合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分析,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对学生道法学习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表现、社会实践、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聚焦核心素养培养

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目标中。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明确知识目标,还要明确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例如,在教学“网上交友新时空”一课时,

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辨别网络信息、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上交友,树立健康的网络交往观念,培养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例如,在讲解“孝亲敬长”一课时,可以创设“家庭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模拟与父母相处的情景,体会父母的辛劳,从而理解孝亲敬长的重要性。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预防犯罪”一课时,可以选取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教学主题进行讨论、探究和合作完成任务。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集体生活成就我”时,让小组讨论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解“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时,可以播放一些反映国家发展成就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国家的强大,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三)结合生活实际,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道法教材强调“生活即教育”,教学中应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将其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让学生观察校园、社区、交通等方面的规则,讨论规则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意义。例如,在学习“关爱他人”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道德修养。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例如,在讲解“青春的情绪”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以及如何调节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四)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全面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是否孝亲敬长、是否遵守家庭规则等,使评价更加全面。

(五)加强教师素养提升,保障教学策略实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因此,要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参加核心素养相关的培训课程,让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探索适合本校、本年级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不断探索和实践,让初中道法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推动初中道法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捷羚.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法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6):39-42.

[2]金茜均.浅析初中道法课故事教学法[J].公关世界,2022(22):73-75.

[3]马婕.初中道法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读写算,2019(2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