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在小班幼儿独立进餐习惯养成中的策略研究
王丽娟
奇台县第十幼儿园
一、绘本阅读在小班幼儿独立进餐习惯养成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自主进餐兴趣
小班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容易被外界干扰,自主进餐的积极性常不稳定。绘本以色彩鲜明的图画、简洁有趣的情节,构建出幼儿易于理解的世界,能快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当进餐相关的内容以故事形式呈现时,原本单调的吃饭行为就变得富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幼儿会因对故事的喜爱,自然将情感迁移到实际进餐中,从被动接受喂食转变为主动想要尝试自己吃饭。这种由兴趣引发的行为动力,比成人的催促更持久,能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自主进餐的乐趣,逐渐形成主动进餐的意识。
(二)传递进餐规则与礼仪
进餐规则与礼仪包含入座顺序、餐具使用、细嚼慢咽等内容,对小班幼儿而言较为抽象。绘本通过画面与文字的结合,将这些抽象规则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场景。幼儿在跟随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会看到角色如何等待食物、如何正确使用勺子、如何保持桌面整洁。这些内容无需刻意讲解,幼儿就能在反复阅读中感知其中的秩序,理解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是需要避免的。这种间接的传递方式,避免了规则教育的生硬感,让幼儿在轻松的阅读中自然接受并内化进餐规范。
(三)提供可模仿的行为范本
小班幼儿处于模仿能力极强的阶段,他们常常通过观察周围事物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绘本中的角色形象鲜明,行为具体,为幼儿提供了清晰的模仿对象。无论是小熊安静坐在餐桌前吃饭,还是小兔吃完后把餐具摆放整齐,这些画面都像一个个生动的“行为模板”。幼儿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关注角色的动作和做法,在实际进餐时,就可能会学着角色的样子尝试自己动手。这种基于模仿的学习,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绘本阅读在小班幼儿独立进餐习惯养成中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绘本情节设计互动游戏,强化行为认知
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将绘本中与进餐相关的情节转化为互动游戏,能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化对独立进餐行为的认知。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情节再现,而是要抓住故事的核心行为要素,设计出符合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的游戏环节。通过亲身体验,幼儿能将绘本中的间接认知转化为直接经验,理解不同行为带来的不同结果,从而强化对正确进餐行为的认同。例如,我们可以围绕《小勺子叮叮》这本绘本设计“勺子运小球”的游戏。绘本中讲述小勺子帮助小动物们把食物送到嘴里的故事,核心是让幼儿认识到勺子的作用和正确使用勺子的重要性。游戏时,准备一些小勺子和彩色小球,在地面上画出“嘴巴”形状的小圆圈作为终点。先向幼儿讲述游戏规则:要用绘本里小勺子的姿势拿好勺子,把小球从起点运到“嘴巴”里,过程中不能用手碰小球。游戏开始后,让幼儿分组进行比赛,观察他们使用勺子的姿势,及时提醒他们模仿绘本中小勺子的正确做法。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加深了对独立进餐工具使用的认知,比单纯看绘本或听讲解更能留下深刻印象。
(二)依托绘本细节开展示范讲解,明确行为规范小班幼儿对行为规范的理解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撑,绘本中的细节画面为示范讲解提供了绝佳的材。这些细节包括角色的手部动作、身体姿态、物品摆放等,是行为规范的直观体现。教师依托这些细节进行示范讲解时,要将抽象的规则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动作步骤,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描述出来,同时配合清晰的动作演示。这种方式能让幼儿明确“应该怎么做”,理解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避免因认知模糊而出现行为偏差。例如,我们可以借助《干干净净吃饭饭》绘本中“擦嘴巴”的细节开展示范讲解。绘本里有一页画着小熊吃完饭后,拿起小毛巾轻轻擦嘴巴的画面,画面清晰展示了毛巾的拿法和擦嘴巴的顺序。讲解时,先让幼儿观察画面,提问:“小熊吃完饭后在做什么呀?它是怎么拿毛巾的?”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细节。然后拿起小毛巾,边演示边说:“我们看小熊用三只手指捏住毛巾的一角,先擦擦嘴巴上面,再擦擦嘴巴下面,最后擦擦嘴角,这样嘴巴就干干净净的啦。”演示过程中,特意放慢动作,突出手指的捏握方式和擦拭的顺序。之后让幼儿自己拿起小毛巾,按照讲解的方法进行练习,教师在旁逐个纠正,提醒他们像小熊那样轻轻擦,不要把毛巾拽得太用力。通过这样的示范讲解,幼儿对“饭后擦嘴”这一行为规范有了明确的认识,知道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更容易在实际进餐中践行这一行为。
(三)选取绘本角色树立学习榜样,及时鼓励强化
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绘本中那些受到喜爱和认可的角色,容易成为他们心中的学习榜样。选取这些角色作为榜样,能利用幼儿对角色的认同感,引导他们主动模仿角色的进餐行为。在幼儿模仿过程中,教师的及时鼓励至关重要,这种鼓励要具体到幼儿的某一行为,让他们清楚知道自己哪些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从而增强自信心,强化良好的进餐行为,形成积极的行为循环。例如,我们可以选取《小猪噜噜自己吃》中的小猪噜噜作为学习榜样。这本绘本里的小猪噜噜从一开始需要妈妈喂饭,到后来学会自己拿勺子、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深受幼儿喜爱。进餐时,当看到有幼儿自己拿起勺子尝试吃饭时,就可以说:“你看,你现在像小猪噜噜一样,自己拿起勺子啦,真能干!”当有幼儿把饭菜撒到桌子上,主动用纸巾擦拭时,就及时肯定:“你和小猪噜噜一样,知道保持桌面干净呢,太棒了!”对于那些暂时还不愿意自己吃饭的幼儿,可以说:“小猪噜噜一开始也需要妈妈喂,后来它发现自己吃饭很有趣,你要不要像它一样试试呀?”通过将幼儿的行为与榜样角色的行为联系起来,并用具体的语言进行鼓励,能有效激发幼儿向榜样学习的意愿,让独立进餐的行为得到不断强化。
结语
在小班幼儿独立进餐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绘本阅读展现出独特而重要的价值。它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激发了幼儿自主进餐的兴趣,让他们在故事中理解进餐规则,从角色身上找到模仿的方向。而结合绘本设计的互动游戏、示范讲解和榜样引导等策略,更是让习惯培养落地生根,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步学会自己吃饭。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应继续挖掘绘本的价值,根据幼儿的特点创新应用方式,让绘本成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助力他们养成更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舒彦.幼儿园绘本阅读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J].快乐阅读,2021,(18):60-61.
[2]孙兴妹.小班幼儿自主进餐习惯的培育策略[J].教师博览,2023,(12):78-79.
[3]曾绍琴.浅谈借助绘本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J].教师,2017,(3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