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中心应用针对性护理对受检者静脉采血晕针晕血发生率的影响
林书棋 王颖 侯姝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
静脉采血是健康体检和临床检查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直接影响受检者的体验和配合程度[1]。然而,在实际采血过程中,晕针、晕血现象较为常见,尤其在青少年、女性及血液循环较差的受检者中更为突出。这不仅可能导致采血失败,还可能引发意外伤害,影响体检流程的顺利进行[2]。传统的采血护理多以操作规范和一般心理安慰为主,缺乏针对高风险人群的个体化干预,因此难以有效降低晕针、晕血发生率。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针对性护理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针对性护理通过采血前心理疏导、风险评估、环境优化及采血过程中分散注意力等多环节干预,有望改善受检者的体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体检中心实施针对性护理对静脉采血过程中受检者晕针、晕血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采血护理提供可操作的实践依据。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5 年 1 月至 2025 年 6 月在某健康体检中心接受静脉采血的受检者80 例,按采血前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0 例患者,年龄(22~58 岁),平均(38.63 岁),标准差(5.12 岁),女性:22 例,男性:18例;体重( 48~88kg ),平均( 65.23kg ),标准差 5.17kg ;观察组 40 例患者,年龄(23~60 岁),平均(38.96 岁),标准差(5.27 岁),女性:21 例,男性:19 例;体重( 50~89kg ),平均( 66.18kg ),标准差 5.29kg ;两组患者的资料未见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采血护理:给予常规静脉采血护理,包括核对身份信息、消毒操作、固定静脉、采血后加压止血及简单口头安慰。
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内容包括:采血前,护理人员对受检者进行简短的沟通交流,耐心了解其紧张、恐惧及对采血的心理感受,并结合受检者的个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安抚,以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心理舒适度;对既往晕针史、低血压以及恐针焦虑等高风险人群进行详细评估,结合其生理和心理状况制定个体化护理策略,从而实现对不同受检者的差异化干预;在采血环境方面,保持采血室安静、温度适宜,避免拥挤和过多视觉刺激,以营造一个舒适、稳定的采血氛围;在采血过程中,通过与受检者进行轻松交谈、引导其观看手机或听音乐、指导深呼吸等多种方式有效分散注意力,从而减轻紧张和不适感,稳定血压和心率;采血结束后,护理人员指导受检者保持平坐或平躺休息 2–5 分钟,仔细观察是否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或晕血等异常反应,并结合健康宣教向受检者普及晕针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以增强其自我防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1.3 观察指标
晕针、晕血发生率(采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出冷汗、恶心或昏厥等症状)。
·采血不适感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0 表示无不适,10 表示极度不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 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差异, X2 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数据的表示分别为:均数 ± 标准差、 % ,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见下表 1,两组晕针、晕血发生率总的发生率和采血不适感评分差异显著,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1 两组干预效果对比

以提高护理干预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水平。
3 讨论
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健康体检中心静脉采血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受检者晕针、晕血的发生率,并改善采血不适感评分。表明:单纯依靠常规操作和一般心理安慰难以满足受检者个体差异化需求,而针对性护理通过多环节干预,可更有效地保障采血安全与舒适,其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首先,采血前心理疏导能够及时发现受检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提前采取安抚措施,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从而降低晕针、晕血的发生风险[4]。其次,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策略,使护理措施更加精准,能够针对既往晕针史、低血压及恐针焦虑者采取重点关注,增强防护效果。再次,优化采血环境和分散注意力的干预,可以降低受检者的心理和生理刺激,使血压和心率保持稳定,从而减少不适反应[5-6]。最后,采血后的观察与健康宣教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反应,还能提高受检者对采血安全措施的认知和配合度,从而改善整体体验。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受检者对体检过程的满意度,减少因晕针、晕血造成的采血延误或重复操作,提高体检效率。这对于大型体检中心而言,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受限于单中心观察,干预效果的推广仍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的验证。此外,不同年龄段、性别及既往晕针史的受检者可能对护理干预的敏感性不同,未来可进一步探讨针对不同人群的优化策略,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不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而且能改善受检者体验,值得在健康体检中心推广应用,并为采血护理的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方方,李楠,田亚丹.以循证问题为导向的采血护理在老年静脉采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24,43(19):152-155.
[2]郭丽娜.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药研究,2024,3(01):99-101.
[3]杨惠,施安琪.护理风险管理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J].名医,2022,14(04):135-137.
[4]武清芳.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的护理干预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06):121-122.
[5]黄丽芸.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3):156-157.
[6]龙慧玉.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2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