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与用药安全管理探索
高鹏
北京卫戍区东城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人类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占比增加。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常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多病共存使老年患者需服多种药,增加经济负担、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风险,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多病共存患者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确保用药安全,成为临床药学和老年医学研究重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多病共存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措施,构建用药安全管理体系,降低药物治疗风险,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一、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特点
(一)生理功能衰退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衰退,如肝肾功能减退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心脏储备能力减弱,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容易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神经系统功能衰退,可能影响药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加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二)多病共存与多重用药
老年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这些疾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为控制病情,患者往往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平均每位老年多病共存患者服用药物数量可达 5 种以上。多重用药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
(三)用药依从性差
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经济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等多种原因,容易出现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如忘记按时服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随意停药等,这不仅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三、老年多病共存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策略
(一)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在采集病史时,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疾病、治疗和药物过敏史,了解疾病发病时间、症状、治疗过程及疗效,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身体评估包括全面体格检查,评估身体状况和器官功能,判断药物耐受性。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 X 光、CT 等,用于明确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指导药物选择。
(二)药物选择原则
1.有效性
选对患者疾病疗效明确的药物,优先选经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疗效确切的。根据病情轻重和进展选合适剂型与给药途径,确保最佳疗效。
2.安全性
考虑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衰退,避免用对肝肾、心血管有严重损害的药。必须用有潜在风险的药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依患者情况调剂量或换药。
3.简单性
简化治疗方案,减少药品种类和服药次数,提高用药依从性。保证疗效时,优先选一天一次给药的药,避免复杂联合用药。
4.经济性
选药考虑患者经济承受力,选疗效相近但价格低的药,减轻负担。合理利用医保政策,选医保目录内的药,提高可及性。
(三)药物剂量调整
1.依据生理功能调整剂量
根据老年患者肝肾功能、肌酐清除率等指标合理调整药物剂量。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若肝功
能减退应适当减量;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若肾功能不全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计算剂量,避免蓄积中毒。
2.根据药物反应调整剂量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降压、降糖药后,分别根据血压、血糖情况调整剂量。同时警惕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3.遵循从小剂量开始原则
因老年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差,为避免不良反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用药初始给予较小剂量,再根据患者反应和耐受情况渐增至治疗剂量。
(四)药物相互作用评估与处理
在为老年多病共存患者开具处方前,应仔细审查其所有药物并利用相关数据库和临床药师咨询全面评估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尽量避免高风险药物相互作用,必要时采取监测和调整剂量等措施。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出现异常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一)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涵盖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特点、药物治疗原则、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监测等,提升其对老年多病共存患者药物治疗的认识与处理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加强医护人员用药安全意识教育,使其认识老年患者用药安全重要性,临床工作中严格遵守用药规范,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二)建立用药管理档案
为老年多病共存患者建立详细用药管理档案,记录基本信息、疾病诊断、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药时间、不良反应等),以便医护人员全面了解用药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用药安全管理。随着病情变化和治疗方案调整,及时更新档案,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并通过档案跟踪分析用药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三)加强患者用药教育
通过发放教育手册、举办讲座和一对一咨询等方式,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药知识和疾病认知。同时,制定合理的用药计划,结合日常生活活动安排服药时间,并鼓励家属参与监督,以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四)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需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及时报告并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对报告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评估其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严重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确保患者安全,并将处理情况反馈给医生以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论
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和用药安全管理是复杂长期工作,需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通过全面评估病情、遵循选药原则、调整药物剂量、处理药物相互作用及加强安全管理等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风险,保障用药安全,提升老年患者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完善治疗方案与管理模式,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婧. 药护管理对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3,20(07):113-115.
[2]王佳,贾音,王慧丽. 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重用药及用药安全性的研究现状[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1):157-159.
[3]王芳,李影,赵军,等. 老年慢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 1 例的药物治疗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