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智慧高速数字中台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实现路径

作者

张高峰 吴天文

陕西交通电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710065

引言

智慧高速作为技术与交通管理融合的关键实践,其需求从传统交通监控逐步向事故预警、流量预测、能耗控制与多部门协同方向扩展,给信息系统集成与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架构往往各业务系统各自为政,数据分散、接口不统一、服务能力难共享、重复建设频繁。数字中台理念强调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基础能力与统一服务接口,通过中台将数据资源、基础服务、算法模型、业务组件等集中管理与共享,形成前台应用创新驱动、后台数据及功能聚合支撑的敏捷开发生态。智慧高速部署数字中台,不但可以提升系统集中管理效率,还能为交通调度、应急响应、车辆诱导、态势感知等提供实时决策支持能力。本文将系统梳理数字中台的主体架构、功能配置、技术实现以及实施路径,为高速交通数字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智慧高速数字中台总体架构设计

数字中台整体划分为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两个层次。数据中台负责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清洗、融合与标准统一,形成高速路网车辆、路况、天气、事故、运营状态等核心数据集市;业务中台基于这些规范化数据提供统一服务接口,包括交通态势分析、拥堵预测、事件识别、交通诱导、应急调度决策等多种基础服务能力。架构层面上,数字中台置于前端应用层与底层数据平台之间,实现前端各应用系统的统一接入与交互能力。数据采集端通过流处理与批处理机制输入中台,借助实时灰度调度与模型推理能力,支持秒级事件识别与分钟级态势预测。系统设计强调模块高内聚、接口统一、服务自治、跨部门共享,使得应用前端只需调用中台标准接口而不直接处理底层数据。整个架构需采用微服务设计与容器化部署策略,保障系统灵活扩展与运维便捷。

二、关键技术路径与模块实现方法

智慧高速数字中台的实现要基于数据治理、服务治理与算法治理三项关键支撑。在数据治理方面,需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与字典体系,将摄像头、路侧传感器、车载终端等产生的多维数据源归一化储存,并通过 ETL 流程、实时流处理引擎(如 Flink、Spark Streaming)实现数据清洗、异常过滤、关键指标计算与时空融合。业务服务治理方面,通过微服务架构将交通态势分析、事件识别、预警推送、交通诱导等能力组件化,并在服务网关上统一治理接口、权限与限流。算法治理层则封装多种 AI 和时空模型(如图神经网络、LSTM、轻量级卷积模型),通过模型管理平台支持模型上线、版本切换与 A/B 测试,实现算法动态迭代与精度提升。模型输入由中台统一调度,输出标准化事件标签与预测结果。整体系统还需嵌入边缘协同机制,将轻量事件识别模型部署到路侧边缘设备,实现快速预警发生并减轻中心端压力,结合云端再融合提高系统效率。

三、典型应用场景与实证效果展示

在某省际智慧高速试点项目中,数字中台整合了路网管控中心、公安交警调度系统、路政指挥平台与天气监控系统。中台部署后,实现了对 100 多个路段的车速、流量、占用率、事故报警、气象变化等输入的统一感知与融合,并为前端的交通诱导系统、新媒体提醒平台与应急广播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实验数据表明,中台支持的交通态势预测模型在15 分钟严重拥堵预测中准确率达 93% 以上,预警提前平均2 至3 分钟;多起交通事故中台亦在 2 分钟内识别并推送事件信息至指挥中心、诱导显示屏与 App用户;通过智能诱导建议平台,将部分车流自动导流,拥堵扩散面积平均下降 18% 。数字中台还极大减轻了运营维护成本,减少了重复开发前端各业务系统的工作量。数据显示,中台服务能力复用率达 80% ,新功能上线周期缩短约 50% ,部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

四、实施策略与落地挑战分析

高效实施智慧高速数字中台需兼顾技术、管理与制度三维协同推进。首先应建立跨部门项目协同机制,交通管理、公安交警、路政部门与运营公司需联合制定数据标准与共享协议。其次需要推进技术路线切换,包括老旧系统适配微服务改造、边缘设备能力升级、数据链路网络安全防护等。此外,应制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防护交通数据泄露风险。落地过程中可能遇到系统整合难度大、数据质量不一致、模型调优资源短缺、跨部门合作意愿不足等挑战,应通过设立示范项目、标准制定、资源支持以及人员培训,逐步构建中台能力并推动规模复制。建议先在典型高速干线或重点通道部署中台原型,通过逐步打开接口、迭代升级,推向区域乃至全国智慧高速网络。

五、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智慧高速数字中台将朝两个维度发展:一是向智能交通生态系统融合,即中台不仅服务高速公路系统,还将与城市交通管理、自动驾驶平台、智慧公共交通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成为区域交通决策的重要枢纽;二是向能力开放服务端转变,中台可将交通态势预测、事件识别、诱导决策等能力作为公共 API 对合作厂商与创新团队开放,实现开发者生态与智慧交通应用孵化。此外,随着 AI 算法、边缘计算与 5G/6G 通信技术成熟,中台系统将支持更精细的车辆轨迹识别、路径优化建议、事故级联响应策略,以及大型会展、节假日交通高峰的自动调度响应。系统治理方面需进一步完善数据隐私保护、模型可解释性、安全审计等制度,以确保智能中台在高效运转同时具备可信性与合规性。总之,智慧高速数字中台将在智能交通体系中扮演核心角色,通过规范数据治理、服务共享与跨域协同,实现高速交通从数据感知到智能决策的转变,为智慧交通新时代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晓慧.智慧交通视域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的理念更新与路径选择[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3,32(06):5-11.DOI:10.16231/j.cnki.jhpc.2023.06.004.

[2] 袁雪琳.雄安新区数字经济融入智慧交通建设的路径探索[C]//河北省重点高端智库“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心”,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基地,河北省科技创新智库.第十三届公共政策智库论坛暨“雄安建设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心;,2023:353-357.DOI:10.26914/c.cnkihy.2023.072191.

[3] 张 乾 . 兰 州 市 城 市 智 慧 交 通 建 设 优 化 研 究 [D].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2023.DOI:10.27410/d.cnki.gxbfu.2023.002600.

[4] 田腾辉. 基于城市更新背景的智慧交通设计研究[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8):179-181.DOI:10.13655/j.cnki.ibci.2023.08.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