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防控
印金网
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 225400
引言
建筑工程普遍具有施工规模大、投入资金多以及技术操作复杂程度高等特点,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会诱发安全事故,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精准识别预测潜在的风险隐患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控风险问题,最大程度上保障各项施工活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① 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建筑工程领域,多项研究指出,风险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合理评估风险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显著减少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率,维护施工人员的安全福祉。常见于建筑活动中的高风险因素,例如高空作业、重型机械操作等作业环节,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往往导致悲剧的发生。安全管理能够应对这些风险,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这不仅能够减少因意外致使人员伤亡的悲剧,且有助于降低相关经济损失和社会效益的损失,从而保证施工企业能够稳步成长并实现长期的发展目标。 ② 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实施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有助于在根本上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与施工过程的效率。专业的风险评估有助于找出可能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搭建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能够使工程领导团队提前察觉各种潜在问题,并采取预见性的措施,规避这些问题对施工进度可能造成的干扰,包括工时延长和成本超出。高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与稳定进度管理是确保工程在既定时限内完成并能符合甚至超出预定标准的关键,这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确保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
2.1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且成熟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的规范性与标准性,避免因缺乏规章制度、政策条例,导致安全管理无章可依,影响到管理质量和效率。因此施工单位要以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导向,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强化施工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成效。在实际构建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施工技术操作:结合动态事故树可知,引发深基坑工程坍塌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降水井数量不足、预应力锚杆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深基坑变形过大。对此,施工单位要做好技术交底,并明确要求施工人员规范操作各种复杂程度较高的技术工艺,在施工期间,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暂停施工,如围护结构漏水、支撑轴力 > 警戒值等,存在此类现象,不允许继续推进深基坑施工,要立足于专业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将风险解决后再开展后续的施工活动,杜绝安全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深基坑变形监测不到位,是坍塌风险防控失效,未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对此施工单位要创新监测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搭建智能化、数字化监测系统后,对深基坑的状态展开动态化追踪、全过程管控,避免因监测不到位,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2.2 机械设备的风险防控
① 定期核验设备数量并规范存放。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全部机械设备进行清点核查,确保设备台账清晰、状态良好。同时,合理规划设备存放区域,严格规范存放秩序,杜绝设备无序堆放,防止因存放混乱导致设备丢失。 ② 严格规范设备操作流程。工作人员需制定严谨的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涵盖设备安装、拆卸、使用等全流程环节。操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依规行事,从而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③ 落实设备使用前性能检测。在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需开展全面性能检测,如检查设备功能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安全装置是否灵敏有效等。通过这些检测措施,确保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稳定运行,规避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切实加强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控,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推动工程顺利开展。
2.3 现场安全管理的风险防控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首要任务是严格执行施工许可制度。施工许可制度是建设项目合法合规的基石,它要求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等。例如,某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在正式开工之前, j♭, 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了完整的申请材料,并成功获得了施工许可证,从而保证项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反观某些未经许可擅自开工,不仅被有关部门责令停工,还将面临罚款,影响恶劣。同时,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是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警示标志是指在施工工地或危险区域设置的,用以提醒人们注意潜在危险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标识,如在桥梁建设工程中,应在工地入口、高处作业区域、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域等关键部位均设有“注意安全”、“必须佩戴安全帽”、“禁止吸烟”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足够的隔离栏、防护栏、安全网等。而安全防护措施应根据规范标准和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人员、机械、材料、环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设置,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构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① 确定风险评价方法。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期长、涉及要素多,风险来源多样且难以确定,故而需要合理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以免风险评价本身不够科学或存在各种缺陷。本工程中选用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以模糊数学与综合评价为基础、计算过程简单、逻辑关联性强、不依靠绝对指标处理结构层次复杂的多因素问题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灵活、简洁、基于两个因素指标间重要性比较建立各层次指标的判断一致矩阵、对不同因素权重进行计算和排序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基于随机抽样方式模拟风险并进行定量分析、对数据依赖性较强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运用模糊集理论构造物源、计算指标与目标之间的关联的物元分析法。 ② 确定风险因素影响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常见安全风险指标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价,从而确定相应的风险因素影响度。通过调查,可知施工阶段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风险有管理人员的经验水平与素质、施工人员的教育水平、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制度健全程度、各参与方协调性、验收工作落实情况、安全防护措施、构件进场检验情况、构件运输管理、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措施、材料供应及时性、机械设备选型及布置的合理性、预制构件的精度、构件堆放与保护管理、施工方案合理性、构件吊装技术应用情况、构件定位技术应用情况、构件连接技术应用情况、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情况、临时支撑系统牢固程度、构件运输环境、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工程变更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客观评估安全风险,确定各类风险隐患的发生概率后,再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与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能够将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中,达成预期的安全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栓红.关于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与安全质量管理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0):58-60.
[2]薛钢.信息技术模型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8):79-82.
[3]王军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策略[J].砖瓦,2024(09):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