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调研报告
唐浩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与旅游管理学院
一、“两个博览会”的起源与落地
在体育强国战略与文化自信建设双重驱动下,体育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日益凸显。“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分别在 2007 年、2011 年应运而生。两会开办之初,主要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国家旅游局牵头,联合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开办。2011 年,首次在北京创办的“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定位是“国家体育文化成果展”,侧重文物、非遗、图片等静态展示;同年,于海口开办的“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核心在于开展“赛事
目的地”营销。两展并行且主题相近,却各自为战,呈现"弱关联"状态。
2017 年,在“体育 +- 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两展首次在北京合并举办,提出“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体育为用”的融合理念,形成“两个博览会”联合品牌的雏形。翌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决定将两个博览会合并开办,统称为“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简称为“两个博览会”。2018 年至 2019 年,“两个博览会”在广州开办,展会规模显著扩大,内容上深度融合。展览会既展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艺术、体育收藏、体育影视出版等文化内容,也推广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赛事、目的地、装备设施等旅游元素,并涵盖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体育用品、场馆运营、体育服务贸易等全产业领域。其规模、专业性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2020 年至2022 年,受疫情影响,“两个博览会”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双轨模式。这一阶段,“两个博览会”更加强调智慧体育、数字藏品、文化活化、沉浸式体验等,为后续线下展会活动的重启积累了经验 2023 年至 2027 年,"两个博览会"连续五年落户苏州,每年举办一次,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契合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定位。苏州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长三角核心区域。“两个博览会”连续落地苏州,有助于博览会深度融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辐射和服务更广阔的区域市场,促进区域内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第二,苏州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与市场活力。苏州 GDP 常年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拥有强大的财政实力和消费能力,为博览会的举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广阔的潜在市场。当地民营经济发达,创新活力强劲,尤其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领先。这为体育科技、智能体育装备、体育服务贸易等博览会的重要板块提供了丰富的产业土壤和合作机遇。第三,苏州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苏州是世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拥有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太湖风光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本身就是马拉松、骑行、水上运动、徒步等体育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博览会落地苏州,能直接嫁接苏州的旅游资源,提升体验感和吸引力,又能充分利用丝绸、苏绣、昆曲、评弹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开发具有苏州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和体验
二、2024 年“两个博览会”概况
2024 年 10 月 10 至 13 日,以“体育新气象·强国向未来”为主题的“两个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展会的开幕式由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高超主持,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夏心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平、苏州市市长吴庆文,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张润钢等领导嘉宾出席致辞,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发来视频贺电。开幕式上,金紫薇向中国体育博物馆捐赠奥运金牌,并举行了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推介、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等活动。开幕式结束时,由与会嘉宾一同正式启动展会。2024 两个博览会展览规模超 5 万平方米,设置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主题展区、各地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展区、特色运动项目专业展区、国家及国际组团展区四个主题展区以及 2 个路演推介区,同期开展一系列配套活动,吸引 500 余家国内外单位参展参会。
(一)新面貌: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主题展区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两个博览会”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主题展区,被命名为“75 周年·体育长卷”,用精选的 100 件文物与100 件艺术作品串起新中国体育史,聚焦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和新面貌。另外,该展区特设巴黎奥运会主题板块,展现巴黎奥运的精彩瞬间。该展区最受欢迎的是“巴黎奥运记忆墙”,展出了盛李豪首金领奖服、郑钦文签名网球、巴黎奥运会 5 位举重奥运冠军的的签名比赛服与金牌等展品。这些珍贵的展品,承载了中华体育精神,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凝心聚
气的精神力量。
(二)新风采:各地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展区
此次“两个博览会”中,31 个省区市首次全部设展参展。各地围绕地域优势特色资源,全面展现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成果。湖北主宾省以“体育星耀湖北 悦动荆山楚水”为主题,推介湖北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东道主江苏省围绕“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主题,融合“水韵江苏”文旅品牌、苏式建筑特色、江苏奥运健儿风采等,描绘江苏体育发展新局面、新气象。
(三)新体验:特色运动项目专业展区
展会现场,有 VR 钓鱼、滑雪场景、马术互动、模拟飞行等体验,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项目体验。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中国柔道协会、中国跆拳道协会、中国空手道协会、中国门球协会、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带来了丰富的展品。他们深度挖掘整合特色文旅资源,加大体育文旅项目推介力度,积极开发数字文旅体验,充分利用两个博览会平台,展示体育文化建设成绩与突出特色。另外,该区域首次打造高校体育文化专题展区,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市场化运营实现新突破。
三、2024 年“两个博览会”的影响
2024“两个博览会”开办虽然仅有短短三天,却在“文化叙事—产业交易—城市更新—社会情绪”四个维度上产生了远超展会本身的连锁影响。第一,“两个博览会”的文化叙事效应尝试将把“国家记忆”转译为“百姓故事”。“两个博览会”开办的“75 周年·体育长卷”与奥运记忆墙首次集中展出许海峰首金枪、金紫薇赛艇金牌等藏品,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拉近了体育冠军与民众的距离。31 个省区市全部式参展,在参展数量上实现了新突破。湖北、云南、贵州等省把“村超”“村跑”故事带进展馆,让乡村振兴与体育精神同框。展览期间,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推介 46 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集中推介精品景区、线路、目的地等,积极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产业深度融合,极大激发了民众对体育项目与文化的热情。
第二,产业交易效应:撬动产业链的 220 亿元的意向单。湖北是本次博览会的主宾省,有 33 家当地头部体育企业参展,重点聚焦钓鱼产业、冰雪运动、马运动、航空运动、体育旅游等“山、水、陆、空”特色体育服务业。据湖北省体育局体育产业与基建处处长张治根介绍,120 多家头部企业参加了湖北招商引资推介会,达成签约项目29 个、协议金额 220.29 亿元,招商成果显著。
第三,城市更新效应:苏州的“周末变旺季”。展会三天,苏州中心城区酒店平均入住率快速提升,地铁 1 号线日均客流量,远超比平时周末。在参展方面,苏州根据自身城市特色,精心策划苏州展区,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还举办了一系列配套活动推广“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体育惠民消费夜市,全面展示苏州人文风貌与苏州体育文旅发展成果。
第四,社会情绪效应:让“运动”成为公共生活方式。2024“两个博览会”现场参观的 6.5 万人次中,亲子家庭占 41% ,60 岁以上老年人占 14% ,飞盘、门球等项目体验区吸引了大量观众排队。据调查,超过 80% 的受访者认为赛事活动明显对本地消费有拉动作用,不少受访者表示愿意增加体育培训、装备支出,增加文旅消费,体育文化真正成为“流量入口”和“情绪出口”。
四、结语
一场博览会,让苏州把“体育文化”从展板搬进了城市肌理。正如主办方所言,“两个博览会”已不仅是行业展会,更是观察中国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一扇窗口。 这场以“体育新气象·强国向未来”为主题的活动,打造了一次集文化传承、科技体验、产业对接、国际交流于一体的体育盛会。同时,此届“两个博览会”深入融合苏州地域特色与时代背景的创新实践,在数字技术深度应用、江南体育文化活化、奥运主题联动、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均有所突破,能为大型体育文化展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作者简介:唐浩,男,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