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高年级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汪青霞

息县第二小学 464300

引言: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习任务群” 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其中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任务群聚焦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创新思维培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据关键地位。然而,当前部分教学实践中存在文学阅读浅表化、创意表达形式化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该任务群的育人价值。因此,深入探索其教学实践路径,对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与教学价值

(一)核心内涵界定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学习任务群以文学作品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沉浸式阅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表达。其核心在于将 “读” 与 “写”“说”“做” 有机融合,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思维碰撞,以及表达过程中的独特性与想象力,最终实现文学素养与表达能力的协同发展,体现了语文学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发展适配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对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开始形成个性化的认知与表达需求。该任务群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学文本,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契合其情感发展特点;同时,创意表达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空间,满足其自我表达的心理需求。此外,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文学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借助创意表达锤炼语言运用能力,符合其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的核心要素

(一)优质文学文本的精选

文本是任务群教学的基础,需选择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的文学作品,涵盖童话、寓言、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等多种体裁,兼顾经典作品与当代优秀儿童文学。文本应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要考虑文本的教育价值,既要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又要为创意表达提供充足的素材与空间,避免选择过于复杂或思想过于深奥的作品,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产生表达欲望。

(二)情境化学习任务的设计

任务设计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需求为出发点,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融入具体的任务中。例如,围绕 “走进童话王国” 主题,设计 “为童话角色写成长日记”“改编童话结局” 等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阅读童话作品,理解角色性格,并进行创意表达。任务应具有层次性,从基础的文本理解到高阶的创意转化,逐步提升难度;同时,任务之间要相互关联,形成连贯的学习链条,使阅读与表达自然衔接,避免任务设计的碎片化与随意性。

(三)读写结合的活动组织

活动组织应打破 “读归读、写归写” 的割裂状态,实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深度融合。在阅读环节,可开展朗读、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情节、体会情感,为创意表达奠定基础;在表达环节,鼓励学生结合阅读感受,采用仿写、续写、创编、绘画配文、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将内隐的阅读体验外化为具体的表达成果。活动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允许不同的理解与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使活动成为连接阅读与表达的桥梁,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教师的文学引领能力

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深入研读文本,把握作品的文学特质与育人价值,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在阅读引导中,避免过度讲解分析,而是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的情感。在创意表达环节,教师要放下对 “标准答案” 的追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学生的独特表达给予肯定与引导,保护其创新热情,同时适时提供表达技巧上的支持,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规范的表达。

(二)搭建多元创意表达平台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表达特长,提供多样化的表达载体,除了传统的写作之外,还可引入故事创编、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漫画创作、多媒体作品制作等形式,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建立班级展示机制,如定期举办 “文学创意博览会”“小小故事会” 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增强其表达的成就感。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通过同伴的反馈丰富表达思路,在互动中共同提升创意表达水平,营造积极的表达氛围。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应注重过程性与发展性,关注学生在文学阅读中的参与度、情感投入和理解深度,以及在创意表达中的想象力、独特性和努力程度,而非仅以表达成果的优劣为标准。采用多元评价主体,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使评价更全面客观。评价语言以鼓励为主,明确指出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如 “你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很独特,如果能运用更多比喻手法会更精彩”,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通过科学的评价,激发学生持续参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动力,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其内涵与价值,聚焦核心要素,优化教学策略。通过精选文本、设计情境任务、搭建表达平台、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让学生在文学阅读中涵养心灵,在创意表达中展现个性,实现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未来教学中,还需不断探索与反思,使该任务群的教学实践更加贴合学生发展需求,为培养具有文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少年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小玲.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实践[J]. 语文新读写, 2024, (24): 60-62.

[2]陈静. 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 (11): 126-128.

[3]赵红花. 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策略[J]. 嘉应文学, 2024, (11): 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