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亦有道,“智”启新思:数智化重构小学数学教育生态的范式研究
崔小菁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作为“思维训练的基石”与“素养培育的载体”,其教育生态的完整性直接决定核心素养落地的实效。而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数智化技术进军数学课堂,为数学教育生态重构注入了全新动能:大数据能精准捕捉学情差异实现差异化教学,AI 以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功能可实现个性化辅导,希沃白板的可视化教学功能能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这一背景下,如何合理运用数智化重构小学数学教育生态,推动数学教育从“知识传递导向”向“素养培育导向”的转型,为学生的高质量、开放性、个性化学习赋能,成为摆在一线数学教师面前的焦点课题。
一、大数据识别学生学情:从“全体灌输”转向“精准培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与学习节奏存在显著差异是普遍共识。而在数智化环境下,借助大数据技术、智能测评系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互动数据、作业完成轨迹、测试错误类型等进行多维度采集,构建个体图谱,描绘学生的学情画像,可精准定位学生的数学基础、兴趣需求、擅长领域。教师再结合个人经验,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设计个性化探究活动,继而确保每一位学生均能在自身的“最近发展区”中最大程度上展现数学才能[1]。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单元为例,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师首先可借助“前测定位”,设置 15 道题测试题,评估学生的初始水平,并将之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仅能完成简单百分数与小数互化,发展层能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提高层可解决“增长率”“折扣”等更为复杂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分析结果,分别为基础层学生推送“百分数意义”动画与“百分数与分数换算”的分步练习;针对发展层学生,推送“购物折扣”情境微课和“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例题解析;提高层学生,则推送“分段计费”策略指导与“百分数与比例”的综合应用题。学生每完成一组任务后,数据平台自动检测掌握程度,达标者进入下一层次。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系统再为每个学生生成“学习路径图谱”,标注已掌握的知识点、待强化的技能及推荐的拓展方向,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真正达成因材施教的效果。
二、希沃白板赋能课堂重构:从“静态讲解”转向“动态共创”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知识多以“课本插图 + 黑板板书”的静态形式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难以外显,课堂生成易被忽略。而希沃白板凭借“动态可视化、即时互动性、生成性捕捉”的核心优势,能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资源,将单向传输变为多元互动,从将课堂从“教师主导的讲解场”转为“师生共创的思维场”。因此,教师也应有效运用希沃的动态课件、互动工具、即时板书等功能,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的高质量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赋能。
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教学前,开发“3D 量角器拆解课件”,将量角器的“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做成可点击高亮的动态模块,即点击“量角步骤”按钮,便会弹出“点对点—线对边—看刻度”的分步动画,每步搭配语音讲解。课堂上,先播放动画让学生直观感知量角逻辑,随后调用希沃的“互动量角工具”:在屏幕上出示不同方向、不同开口的角,如开口向左的锐角、开口向右的钝角,邀请学生上台用触屏操作“拖动量角器”量角,操作过程同步投影。针对“内外圈刻度混淆”的共性问题,即时用希沃的批注工具圈画“零刻度线对应的刻度圈”,并生成“‘开口朝左看外圈,开口朝右看内圈’”的口诀板书,帮助学生高效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课后,再将课堂上的动态课件、学生操作视频、生成性口诀整合为“角的度量微课程”推送给学生,方便回顾巩固,实现查漏补缺[2]。
在希沃白板的动态呈现与互动共创下,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大幅提升,并在动态化学习中实现对知识的高效掌握,学习效果也得以最大化保障。
三、AI 驱动互动体验式教学:从“教师主导”到“生智协同”
AI 技术作为当前持续火热的教学工具之一,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交互、个性化应答、动态任务生成”功能,为数学课堂的生态重构提供了强大驱力。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豆包AI、科大讯飞AI 学习机等智能AI 教学助手,围绕教材知识点设计“阶梯式探究问题链”,期间AI 以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推理、建模,解答学生的疑惑,一步步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则聚焦“思维点拨、深度拓展”,破解学生的思维障碍,最终形成“AI 解疑+教师启智”的协同生态,完成高质量互动式课堂的构建[3]。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为例,课程中,教师可引入豆包AI 构建“生智协同”教学场景。课伊始,豆包以“虚拟小助手”的形式呈现“商场折扣海报”图片,并提问:“‘八折’是什么意思?原价100 元的商品,折后价是多少?” 采集学生初步认知数据。紧接着,设置“设计‘校园义卖折扣方案’”的探究任务,豆包分别模拟“顾客、店主、财务”三种角色与学生互动:当学生提出“所有商品打九折”时,豆包以“顾客”身份追问:“我有20 元,想买原价 25 元的笔记本,九折够吗?怎么算?”引导学生列式 25×90%=22.5 (元)”,发现方案不合理;豆包再以“财务”身份提示:“可分档折扣,比如满20 减5,试试怎么设计更吸引顾客?”学生经过豆包的指导,针对性调整方案为“满 20 减 5、单件八折(不叠加)”后,豆包再推送“10 件原价 15元商品、5 件原价25 元商品”的销售数据,引导计算“不同折扣下的销售额”。整个过程中,教师全程巡视并在关键处点拨:“折扣设计要兼顾吸引力和盈利,这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有效疏通学生的思维阻点,支持学生顺利完成与豆包对话。
四、数智化软件辅助操作: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
数智化环境中,大量先进的数智软件取得了广泛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实时反馈”的探究支持。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的性质、图形的运动、统计图表的制作等知识,均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发现规律,而由于教学工具的限制,传统教学中这一流程被简化。因而,教师也应加大对数智化软件的利用,在几何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几何图形,通过拖动顶点观察“对边、对角”的变化,自主发现图形的性质;在数据分析与统计的教学期间,Excel 大显身手,引导学生借此制作统计表,输入数据后实时生成统计图,观察数据变化对图表的影响,从而真正在自主操作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结束语:数智化重构小学数学教育生态的范式,是新时代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小学数学教师唯有接轨于时代前沿,充分意识到数智技术对学生个性学习、开放学习及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将各类数智技术“因地制宜”地应用于数学课堂的全过程,方能构建出更加开放智能的教学体系,真正利用数智技术启发思维,激活学生潜能,达成“数”亦有道、“智”启新思的理想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晓波. 数智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学业增值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J].中小学电教, 2025, (Z2): 146-148.
[2] 朱佳欣. 数智技术赋能小学数学精准教学与素养培养研究[N]. 鹰潭日报, 2025-07-23 (002).
[3] 袁桢. 数智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深度教研的实践探索 [J]. 现代教学, 2025, (Z3): 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