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教育视角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由春玲
德惠市第二十八中学
1 STEM 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的价值
1.1 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STEM 教育涵盖多学科知识,将其融入初中英语课堂,可使英语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语言知识与文学领域。例如,在学习与环保相关的英语课文时,引入科学领域的生态知识、技术领域的环保技术、工程领域的环境治理方案以及数学领域的数据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实现知识的跨界融合。
1.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倦怠。而 STEM 教育强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英语课堂中,设计基于 STEM 理念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用英语讨论设计一款智能环保产品,从产品的科学原理、技术实现、工程设计到成本计算(涉及数学),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还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动力,有效提升课堂参与度。
1.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 STEM 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英语课堂中融入 STEM 教育,学生需要运用跨学科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英语辩论活动中,以“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主题,学生不仅要运用英语进行观点阐述和辩论,还需要结合科学、技术等知识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2 STEM 教育视角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2.1 创新课程设计
(1)整合跨学科教学内容
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围绕英语教学目标,选取与 STEM 领域相关的主题,进行跨学科内容整合。例如,在学习“未来城市”主题单元时,除了教授相关英语词汇和句型,还引入科学领域的城市能源系统知识、技术领域的智能建筑技术、工程领域的城市规划理念以及数学领域的城市人口密度计算等内容。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全面了解与主题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
项目式学习是 STEM 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将其引入初中英语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基于 STEM 理念的项目式学习任务。例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完成一个“设计太空站”的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科学知识规划太空站的生存环境,利用技术手段设计太空站的设备,从工程角度考虑太空站的结构搭建,通过数学计算确定各项参数,最后用英语进行项目成果展示与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还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优化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在 STEM 教育视角下,教师可以结合跨学科内容,创设丰富多样的英语教学情境。例如,模拟科技研讨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科学家、工程师等角色,用英语讨论科学研究成果、技术应用方案等;或者创设工程设计现场的情境,学生用英语交流设计思路、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在 STEM 教育视角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学生呈现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与生物科学相关的英语知识时,通过 VR 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细胞结构、生物进化过程等,同时用英语进行描述和讨论;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学生可以在线分享资料、交流观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2.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多元化评价主体
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地位。在 STEM 教育视角下,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例如,在项目式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和收获;然后小组内成员进行互评,从英语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多方面表现给出评价结果。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
(2)多维度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不应仅局限于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涵盖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维度。例如,在评价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成果时,不仅要评价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还要评价学生在项目中提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过程中的表现等。通过多维度的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3 案例分析
以某初中英语课堂开展的“智能校园垃圾分类系统设计”项目为例。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围绕“环保与科技”主题,整合科学领域的垃圾分类原理、技术领域的智能识别技术、工程领域的系统搭建思路以及数学领域的成本预算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如“recycle”“biodegradable”)和句型的同时,接触多学科知识。
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式学习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学生分组扮演设计师、工程师等角色,用英语讨论系统设计方案,模拟向学校汇报的场景。同时,借助虚拟仿真软件辅助设计,学生运用英语描述系统的功能、操作流程等,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能力与创新思维。
评价环节,采用多元化主体与多维度内容评价。学生先自评参与度与收获,小组间互评英语表达、创意设计等方面,教师综合考量后给出评价。该项目不仅提升了学生英语沟通能力,更培养了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充分展现了 STEM 教育视角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践成效。
4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 STEM 教育视角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策略的探讨,明确了跨学科融合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具体实施路径。然而,研究在实践案例覆盖范围、长期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相关研究与实践,持续优化培养模式,让STEM 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为培育兼具语言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张莉.基于STEM 教育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4,(04):7-8.
[2]袁莉.基于STEM 教育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J].英语教师,2023,23(08):159-162.
[3]陈雪.STEM 视野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2023,(1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