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场站安全事件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
刘迪
辽河油田燃气集团公司 辽宁省盘锦市 124000
引言
天然气场站是指天然气在开采或提取之后,通过管道和压缩等方式进行输送进而集结的设施和场所,它通常位于天然气生产区域或者主要输送线路的中枢位置,承担着从油气田或天然气田采出的天然气向天然气处理厂的集输与分配任务。同时,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需要通过压缩或调压来提高流量和压力,使其能够顺利通过长距离的管道,集输场站内通常设有压缩机组和调压设备等,用于调节气体的压力和流量,确保天然气的稳定输送。
1 天然气场站常见安全事件
1.1 火灾与爆炸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密度比空气小、易燃、易爆的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会引起燃烧爆炸。在天然气场站,火灾与爆炸是极其严重且常见的安全事件,其引发原因复杂多样。违规操作是重要诱因之一,比如在站内进行动火作业时,若未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未对作业区域进行有效置换和检测,残留的天然气一旦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动火产生的火花,就会瞬间引发爆炸与火灾。
1.2 超压供气
超压供气是指天然气场站输出的气体压力超过了下游设备或用户所能承受的正常压力范围。这一现象会对整个天然气供应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可能导致管道破裂、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爆炸等恶性事故。调压设备故障是引发超压供气的常见原因之一,如调压器的弹簧疲劳、膜片损坏等,会使其失去正常的调压功能,导致出口压力失控升高。在某天然气场站,曾因调压器的膜片老化破裂,未能及时察觉和维修,致使下游管道压力瞬间飙升,造成部分管道连接处出现裂缝,燃气泄漏。
2 天然气场站安全现状分析
2.1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天然气场站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统一和系统化的管理框架,部分场站在安全管理中,存在制度的执行不力和管理层次不清晰的现象。部分企业没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管理职责分配不清,导致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缺乏落实。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流程,安全培训不到位,缺乏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深刻理解和认同,进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增加。天然气场站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应急预案和风险评估不足,尽管部分场站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但这些预案往往只是纸上谈兵,缺乏有效的操作性和实战性。
2.2 设备设施因素
设备老化是天然气场站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的各项性能逐渐下降,其密封性能变差,管道壁厚减薄,耐压能力降低,这都极大地增加了安全风险。以某运行超过20 年的天然气场站为例,其部分输气管道由于长期受到天然气的冲刷和腐蚀,管壁出现了多处腐蚀坑和裂缝,虽然采取了一些临时修复措施,但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据统计,在因设备设施因素引发的天然气场站安全事件中,约有 30% 是由设备老化导致的。质量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一些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选用不当、加工工艺不达标、质量检验不严格等原因,存在先天性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在设备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运行工况的变化,逐渐暴露出来,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如某天然气场站新安装的一台压缩机,在运行不久后就出现了严重的振动和异常噪音,经检查发现是由于压缩机内部的一些关键部件在制造时存在尺寸偏差和材质缺陷,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险些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2.3 运行经验不足
责任单位存在应急处置不当,导致出站压力超出正常范围。具体来说,现场工作人员没有依照预先制定的应急处置卡上的具体要求采取相应的处
理措施。在长达 1 个小时的时间内,责任人员并未及时进行二级调压器备用路的切换操作,也未执行出站阀的切断操作。这就导致下游端的压力持续升高,情况进一步恶化,影响了对于广大居民的供气。
3 防控措施
3.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天然气场站应当制定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安全职责。场站管理层要承担总体安全责任,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安全工作,操作人员则负责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通过明确责任和奖惩机制,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形成完整的安全责任链条。场站应依据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法规要求,结合场站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在设备运行和维护检修等环节,应当设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流程,并且规范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做到安全生产有章可循。同时场站还需要定期对这些安全规章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始终符合行业发展的最新标准和技术要求。
3.2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强化
设备设施的稳定运行是天然气场站安全的基础,强化其维护管理意义重大。定期巡检是及时发现设备隐患的关键手段,通过制定详细的巡检计划,明确巡检内容、路线和时间间隔,确保设备的各个部件都能得到有效检查。例如,每日对管道、阀门、压缩机等关键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查看是否有泄漏、变形、磨损等异常情况;每周对设备的连接部位进行紧固检查,防止因松动引发安全事故;每月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如压力、温度、流量等,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设备保养也是维护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运行状况,制定合理的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防腐等保养工作,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例如,定期对压缩机的活塞、气缸等部件进行润滑,减少摩擦损耗;对管道进行防腐处理,防止因腐蚀导致管壁变薄、泄漏。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维修是保障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建立专业的维修团队,配备先进的维修工具和设备,确保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修复设备故障。对于一些重大设备故障,应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并在维修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扩大。
3.3 提升人员业务能力
为了提升相关人员业务能力,该燃气公司进一步充实了维抢修班组和电气、仪表工等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该燃气公司通过强化人员业务能力培训,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开展管理和技术知识的培训,重点开展制度规程学习和现场应急处置演练,让员工明责知责,严格按标准操作。另一方面,通过关键岗位人员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关键岗位人员作用,以适应门站安全管理要求,促进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天然气场站在日常运营中面临多种安全风险,尤其是在设备老化和操作失误等因素的影响下。随着技术的发展,天然气场站的设施和管理手段也在不断更新。通过对天然气场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并制定科学的管理对策对目前的管理措施进行改进,有助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李栋,王慧文.天然气集输场站安全现状和管理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51(4):216-217+224.
[2]黄庆江,韩江南,陈鹤天.论天然气集输场站安全现状和管理对策[J].石化技术,2020,40(1):151-152.
[3]程新求,张春梅.天然气场站生产安全人员配置优化研究[J].化工管理,2024(6):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