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AI 的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陈瑜
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引言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级作为文言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学习兴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AI 技术具备的交互性、个性化、可视化等优势,能够将抽象的文言文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学习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与评价方式。因此,研究融合AI 的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创新路径,对突破教学瓶颈、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与AI 应用价值
(一)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现存问题
三年级文言文教学以浅易短小的篇目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与初步理解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文言文语言与现代白话文差异较大,字词含义、语法结构对三年级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学生理解难度较高;另一方面,传统文言文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佳。
(二)AI 在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AI 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提供新的支持。首先,AI 的可视化技术可将文言文内容转化为动画、图片等形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其次,AI 的交互功能可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与互动环节,如趣味问答、角色扮演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AI 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掌握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辅导提供依据,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三)AI 与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AI 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而言,融合AI 不仅能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理解难、兴趣低等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后续的文言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融合AI 的文言文教学能够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融合AI 的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创新路径
(一)基于AI 的文言文教学资源开发
依托AI 技术开发多元化的三年级文言文教学资源,满足教学与学习需求。一方面,开发AI 互动课件,将文言文篇目与动画、音频结合,通过场景再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如在讲解《守株待兔》时,利用AI 动画展示故事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情节;另一方面,搭建AI 资源库,整合文言文朗读音频、字词解析、背景知识等内容,支持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查阅,同时AI 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实现资源的个性化推送。
(二)AI 赋能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革新
借助AI 技术创新三年级文言文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一是开展 AI 辅助的沉浸式教学,利用 VR/AR 技术创设文言文相关的虚拟场景,让学生“走进”文本情境,如学习《司马光》时,通过虚拟场景让学生体验当时的环境,加深对人物行为的理解;二是实施 AI驱动的个性化教学,AI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进度,为不同学生设计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如对基础较弱的学生侧重字词认读练习,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增加文意拓展思考,实现“因材施教”;三是组织AI 互动课堂活动,通过
AI 平台设计小组竞赛、趣味闯关等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知识,提升学习兴趣。
(三)融入AI 的文言文教学评价优化
利用AI 技术完善三年级文言文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与动态化。首先,AI 可实时监测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朗读准确度、答题正确率等,生成即时性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其次,构建AI 综合评价模型,从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兴趣培养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进行全面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进步;最后,AI 可将学生的学习数据整理分析,为教师提供详细的评价报告,帮助教师掌握班级整体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同时也为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状况提供参考。
三、融合AI 的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实施保障
(一)优化AI 教学技术与设备支持
为确保AI 与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融合,需完善技术与设备保障。学校应加大投入,配备符合教学需求的AI 教学设备,如智能终端、互动大屏、VR 设备等,为教学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同时,与技术开发企业合作,对AI 教学平台与资源进行定期维护与更新,保障技术的稳定性与资源的时效性,避免因技术故障影响教学进度,确保AI 教学工具能够正常、高效地服务于文言文教学。
(二)提升教师AI 教学应用能力
教师是 AI 与文言文教学融合的关键实施者,其 AI 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校应加强对三年级语文教师的AI 技术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实践操作、案例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掌握AI 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AI 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同时,鼓励教师参与 AI 教学研究与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探索更适合三年级学生的AI 文言文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将AI 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AI 学习适应性培养
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有限,在融合 AI 的文言文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适应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熟悉AI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简单易懂的操作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技术障碍;同时,合理控制AI 教学环节的时长与难度,避免因技术操作复杂或内容难度过高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AI 文言文学习,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素养。
结束语
融合AI 的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是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尝试,对突破传统教学瓶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现状与AI 应用价值出发,提出了资源开发、模式革新、评价优化三条创新路径,并明确了技术支持、教师能力、学生适应性三方面的实施保障,为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需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文言文教学的实际需求,不断探索AI 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方式,优化创新路径,让AI 更好地服务于三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助力小学生开启传统文化学习的大门,为其后续的语文学习与文化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车雪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J].格言(校园版),2025,(27):29-31.
[2]杨可欣.基于思辨性阅读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格言(校园版),2025,(27):38-40.
[3]钱玮.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知识文 库,2025,41(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