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智赋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实施策略

作者

宗诗语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引言

写作水平作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给出个性化指导、达成精准评价等层面具有诸多局限。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写作教学带来革命性转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教育的充分融合催生出写作教学的新理念及新方法。智能写作平台得以为学生给出实时反馈与个性化建议,多媒体技术丰富着写作素材的展现形式,协作工具推进着同伴互评与交流分享。本研究扎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探寻数智技术赋能下的革新路径与落实策略,旨在确立技术与人文融合的写作教学新生态,为提高学生写作素养与培养创新人才给出理论指导及实践参考。

一、智能写作辅助系统确立与运用策略

(一)依靠自然语言处理的智能写作助手开发

词汇分析、句法解析、语义理解等功能为学生给出全方位的写作支持,这些都依赖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这一智能写作助手的核心支撑。智能助手得以实时检测学生写作中的语言错误,涵盖错别字、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问题,并给出修改建议。词汇推荐功能按照上下文语境为学生给出恰当的词语选择,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句式优化建议协助学生改良句子结构,令表达变得流畅生动。素材推荐功能、名言警句、优美段落、写作范例等资源会基于写作主题自动搜索,这是智能助手还具备的功能。情感分析技术协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保证情感表达的一致性及恰当性。学生的写作过程通过写作进度跟踪功能被记录下来,分析写作习惯及特点,为教师了解学生写作状态给出数据支持。

(二)多模态输入支持下的创意写作环境营造

语音输入、手写识别、图像识别等方式为学生给出了愈加自然及便捷的写作体验,多模态输入技术打破着传统键盘输入的限制。语音写作功能让学生得以借助口述的方式展开创作,系统自动将语音转变为文字,减少着写作的技术门槛。学生以可视化的方式确立写作框架,拖拽式操作令写作构思过程变得直观高效,这些都是思维导图工具支持的。图像素材库给出丰富的图片资源,学生得以按照图片展开看图写话或图文创作,调动写作灵感。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的环境与情境,为写作给出真实的感受及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着沉浸式写作场景。学生在音乐、自然声音等听觉刺激下展开创作,多感官参与提高着写作的创造性,音频素材的融入达成此效果。多人同时在线创作,学生得以共同完成故事接龙、集体创作等活动,协作白板功能支持此类活动。

二、个性化写作指导平台的设计与落实

(一)学习者画像驱动的差异化教学路径设计

写作水平、写作风格、兴趣偏好、认知特点等多个维度都涵盖在内,学习者画像的确立依靠对学生写作数据的充分采集与深度分析。学生在选材、构思、表达、修辞等层面的优势及不足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学生的历史写作作品展开文本挖掘得以识别。学生被划分为不同的水平层次,为每个层次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写作水平评估模型达成此功能。保证任务难度适中且具有挑战性,个性化写作任务按照学生的水平层次与兴趣特点展开推送。快速进步的学生获得更高难度的挑战,进步迟缓的学生得到更多基础训练,学习路径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学生的进步情况实时优化教学策略。写作技巧讲解、范文赏析、名师点评等内容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资源的精准推送为学生给出针对性的知识补充。

(二)智能反馈机制支撑的过程性指导优化

从选题构思到初稿修改再到终稿完善,为学生给出持续的指导与支持,智能反馈系统贯穿写作的全过程。防止错误的累积及固化,实时批注功能让教师得以在学生写作过程中随时给出评价与建议。内容、结构、语言、创意等多个维度对作文展开综合评价,生成详细的评价报告,智能评分系统负责此工作。借助对比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改良方向,优秀作品推荐功能为学生展示同龄人的优秀作文。可视化展示作文的改良过程,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及水平,修改追踪功能记录学生的每一次修改。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在评价中提高鉴赏水平,同伴互评平台让学生相互评价作文。协助教师快速定位作文的亮点及问题,提升批改效率与质量,教师点评的智能辅助功能实现此目标。

三、数据驱动的写作教学评价体系革新

(一)多维度写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写作态度、写作过程、写作成果三个层面都被涵盖,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综合考虑着写作的过程性及结果性特征。借助问卷调查、行为观察、数据分析等方式展开测量,写作态度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动机、写作投入度等情感因素。写作时长、修改次数、素材使用等数据给出客观依据,写作过程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构思水平、组织水平、修改水平等关键技能。主题表达、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规范、创新特色等维度展开综合评判,这是写作成果评价的内容。既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又体现写作的艺术性,量化指标与质性描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达成此目标。激励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成长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幅度而非绝对水平。

(二)依靠大数据分析的教学改良策略制定

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班级、年级乃至学校层面的写作教学数据展开深度挖掘,发现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及个性特征成为可能。有针对性地展开专项训练,写作错误类型分析协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普遍困难。为选题设计给出参考依据,写作主题偏好分析揭示学生的兴趣倾向。预判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可能遇到的瓶颈,写作水平发展趋势预测依靠历史数据确立模型。为教学决策给出科学支撑,教学策略有效性评估借助对比实验及数据分析验证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推进教学智慧的共享及传播,优秀教学案例的自动识别与推荐协助教师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推进写作教学的整体优化及持续改良,定期生成的教学质量报告为学校管理层给出决策参考。

结语

数智技术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及动能。智能写作辅助系统提升写作的便捷性及趣味性,个性化指导平台符合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数据驱动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实践证明,技术与教学的充分融合得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创新素养。然而,技术运用不能替代教师的情感关怀及人文引导,写作教学的温度及深度仍需要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与心灵对话。未来要继续探寻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平衡点,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守护写作的本真,让每个学生都得以在数智时代自由地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展现个性,成长为具有良好语文素养及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李晓华,张明亮.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3,33(05):88-95[2] 王丽娟,陈志强.依靠大数据的小学生写作水平评价模型确立

[J].中国电化教育,2022,42(11):116-123[3] 刘芳芳,赵建华.智能写作平台支持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

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08):102-109[4] 张伟民,周晓燕.多模态技术赋能小学生创意写作的实证研究

[J].教育研究,2024,45(03):78-86[5] 陈雨欣,杨建国.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革新探

寻[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9):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