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黄河银
富宁县花甲乡花甲小学 663408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解析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依据数学学科课程标准,聚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某一核心主题或关键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与有效实施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从整体视角审视数学知识,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孤立、分散的局面,将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知识点的传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它要求教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炼单元大概念,明确核心知识点,将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层面拓展到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提升数学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特征呈现
(一)整体性凸显,构建知识网络
整体性是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显著特征。它强调将小学数学学习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与整合。教师需要从宏观层面把握教材体系,分析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具有关联性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与知识块。例如,在数的认识与运算相关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然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认识与运算等内容整合为一个大的单元,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发展脉络,掌握不同数域之间的运算规律与联系,从而构建完整的数的知识网络。这种整体性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从全局角度认识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与知识迁移能力。
(二)实践性增强,促进知识应用
实践性是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大单元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升数学运算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例如,在几何图形相关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建筑测量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长度、面积、体积等知识,测量校园内建筑物的高度、占地面积、体积等,将抽象的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三)模块化设计,优化教学结构
模块化设计是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又一重要特征。大单元教学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模块,每个模块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这种模块化设计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统计与概率相关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概率初步等模块,每个模块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通过模块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学习重点与难点,逐步构建完整的统计与概率知识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评价。
(四)逻辑性贯穿,培养思维品质
数学学科具有严谨的逻辑性,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掌握数学运算的规律与方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代数初步相关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体会代数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逐步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习惯与能力。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对教学各环节的影响
(一)对教学目标设定的影响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促使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向多元化目标转变。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图形与几何相关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图形的特征、性质与计算公式等知识技能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对教学内容整合的影响
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整合与优化重组。教师需要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顺序,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注重挖掘知识点之间的潜在联系,将相关知识点有机融合,形成具有逻辑性与连贯性的教学内容模块。例如,在数的运算相关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进行整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数域运算的共性与差异,理解运算的本质规律,从而构建完整的数的运算知识体系。这种教学内容的整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三)对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相关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对教学评价改革的推动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促使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结果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品质、问题解决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教师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与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小组讨论、项目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同时结合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欣.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初探[J]. 文理导航( 下旬),2025,(06):58-60.
[2] 王炜荣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J]. 新校园 ,2025,(0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