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绘本教学对提升幼儿社会情感能力的路径探索

作者

王敏

吴桥县曹洼学区新镇店幼儿园 河北省 沧州市 061800

引言

社会情感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情感,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态度,还体现了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其主要特征包括:社会性、复杂性、社会情感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幼儿还处于一个懵懂的时期,这个时候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社会情感的培养,教师通过绘本教学来对幼儿的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是,如果通过绘本教学来对幼儿的社会情感能力进行提升,这就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绘本中以图画为主,这样对于幼儿而言更容易看懂,再加上幼儿现阶段的理解,能更好的读懂故事内容。

一、让幼儿爱上阅读

通过绘本教学的模式来提升幼儿的社会情感能力,那么首先要做的是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曾经有人说过:“孩子在无压力、无目标的状态下,是会喜欢阅读的,喜欢书本的。因为书中有未知的世界,幼儿时期正是对这个是世界充满好奇的时候,书中描述的世界,或者书中图片所展示的世界让幼儿都充满了好奇。绘本中可爱的主人公,精彩的场景,色彩的冲击,都会带给幼儿慢慢的幸福感和温暖。这样对幼儿的审美、品德、思想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对绘本选择的时候也要有选择性的,不是所有的都要去学习,尽量选择一些内容丰富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这样更方便幼儿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去理解,去领悟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例如,《小熊不刷牙》这个故事绘本,就很贴近生活,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叫做哈利的小熊,它跟很多小朋友一样不喜欢刷牙,觉得刷牙麻烦,每天不刷牙就去睡觉了,它想如果没有牙齿就不用刷牙了,然后就做梦梦到牙齿不见了,一开始还挺开心,没有牙齿不用刷牙了,但是后来发现不仅说话含混不清,而且还不能吃东西了,连它最爱吃的干蘑菇都没办法吃了,因为它没有牙齿了,咬不动,大哭。然后就醒了,发现是梦,但是从此以后哈利再也不会不刷牙了。小朋友看到这个故事就会害怕自己跟哈利一样无法吃东西,让幼儿看到了不刷牙是危害,就会坚持刷牙。这样以动物为主人公的角色,幼儿会喜欢,而且故事贴近生活,幼儿也会有去看绘本的兴趣。

二、绘本的选择

教师是要通过绘本教学来对幼儿的社会情感能力进行提升的,所以在对绘本的选择就很关键,在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的同时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让幼儿对一些情感的表达有所了解,有些潜意识的形成,所以教师在对绘本进行选择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问题,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有学习意义的,或者故事能告诉人们一些道理的。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快乐的阅读中明白道理。

例如,《勇敢做自己》,这个绘本就很不错,故事讲述的是小鱼儿丹尼出海游玩了一天,然后准备要回家的时候,发现了鱼儿有往左边游的,有往右边游的,有的向上游,有的向下游,有的转圈游,有的鱼儿安安静静,有的鱼儿大吵大闹……。它在见识到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深海的、浅海的鱼儿后回到家中,兴奋的跟父母说着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妈妈告诉它:“生命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勇敢做自己。”

教师在讲述了这个故事后,可以告诉孩子们,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勇敢做自己,虽说可能并没有很优秀,偶尔还有些调皮,但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鼓励孩子们勇敢做自己。

三、让幼儿学会表达情感

幼儿在这个阶段,已经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一定的情绪,要让幼儿学会表达情绪。人都是有情绪的,如何表达情绪,如何释放情绪,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这些都是可以在幼儿阶段进行培养的,绘本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在幼儿读故事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去思考问题,让幼儿学着表达情绪,释放情绪,管理情绪。

例如,《生气汤》这个绘本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小朋友霍斯一天经历了很多不顺的事情,导致他的情绪很差,很生气恼火,觉得今天太倒霉了,回到家妈妈问他情况,他因为心情不好不想回答,妈妈说来煮汤吧,两个对着装满水的锅又是叫,又是敲打的,最后霍斯喷出了一口火龙气,然后他和妈妈都笑了,一天的不开心也到此结束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思考,霍斯为什么生气,如果遇到跟他一样的情况又会有怎样的情绪,如果生气了会对周围人有什么影响,他们会不会受到伤害。告诉幼儿,人都会有情绪的,会有不好的情绪,但是应该想方设法开心起来,让情绪变好,让心情变好。教师可以组织大家玩游戏,让大家也吐火龙气,把坏情绪赶跑,让大家都有一个好的情绪,开心快乐每一天。教师也要告诉幼儿,有情绪要学会表达,把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这样大家才知道该如何安慰你,可能一个拥抱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一直不说,大家也不知道你为什么情绪不好,如果一个人一直都有不好的情绪,大家都会远离他。所以要告诉幼儿有情绪是可以的,但是要及时解决,及时释放。不要把坏情绪留到明天,要及时解决坏情绪,让每天都有好心情。

综上所述,优秀的绘本是有利于教学的,好的绘本可以提升幼儿的社会情感能力。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一些优秀的,通俗移动的,贴近生活的,有一定意义的绘本,在考虑这些的同时还要兼顾这些绘本是否会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符合幼儿的阅读习惯和可接受性,这样才能在幼儿有兴趣阅读的时候,才能看到故事内容,和故事所要表达是情感,或者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教师也应该鼓励幼儿在看完一个故事后去思考,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告诉大家什么。教师不要局限幼儿的思想,让幼儿畅所欲言。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今后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仲华 . 绘本启智:基于儿童哲学视角的绘本活动设计与实践——以经典绘本《我真的不想当小孩》为例 [J]. 华夏教师 ,2025, (18):39-41.

[2] 沈敏 . 色彩心理学在幼儿园绘本中的应用与幼儿情感培养研究[J]. 色彩 ,2025,(01):212-214.

[3] 赵海舟 , 姚远 , 邢建康 . 情感层次理论下幼儿科普绘本设计研究——以弹塑性力学题材绘本设计为例 [J]. 设计 ,2023,36(11):54-57.